疫情防控不懈怠 为民办事不减速

版次:A01  2022年05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市交通运输部门以高质量政务服务做好“两个统筹”工作,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全力为民办事,两手抓、两手硬。将便民惠企、规范高效、企业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审批流程,删环节、减材料、压时限,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突出“网上办”,疫情无情,服务不减速。积极宣传引导企业、群众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道路运政“一网通办”微信小程序等网办平台办理业务,实现7×24小时网上办理。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审核、办理群众提交的各类网上服务事项,保证不见面审批的质量和效率。4月以来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没有耽误为群众和企业办事,完成网络平台办理3127件。

强化“咨询办”,疫情阻挡,服务不断档。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185项网办事项清单、3部部门咨询电话和一部个人手机电话,24小时接听,专线耐心细致解答企业和群众问题,了解网上办理需求,指导网上办理业务流程。提前告知企业、群众准备办理业务要件,节省后续办理业务时间。4月以来累计接听市民咨询电话1321次。

保障“帮代办”,疫情冲击,服务不降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于企业复工复产和群众急需紧急办理的业务进行“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证照证件邮寄到手,满足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提供快速优质安全服务,共接收和办理邮寄453件,实现疫情防控和营商环境优化两不误。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智慧交通、便民交通”的好处。

(本报记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刘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