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盛 静
“手要握牢锹把,脚要踩在锹上,用力往下蹬,一锹一锹地才能将土挖松。”日前,孤堆中学九年级学生赵天爱跟随着母亲的示范讲解,学会了如何锄地种菜。“这次田间劳动,锻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劳动技能,增强了我的吃苦精神。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粒粮食一滴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汗流浃背的赵天爱,一边擦去脸上的汗珠,一边向记者说着自己劳动后的感受。
据了解,孤堆学区为辖区四所中小学制定了家务劳动清单,分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三个类别,每一个类别又包含了清洗书包、洗运动鞋、整理衣柜、布置房间,物品整理、为家长做一次早餐等很多项目,针对每一个项目设置了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老师评比等内容,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评为五颗星,良好的评为三颗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抓好线上教育的同时,谢家集区按照《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淮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以居家网课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
“大家要保持一米的距离。”朱集小学四年级学生胡雨萱坚持在核酸检测点当志愿者维持秩序。“虽然很辛苦,但收获的是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感谢的话语,再累都很值得。”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的是精心引导。”朱集学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在目前线上教学的特殊时期,学生离校在家,劳动教育往往出现真空地带,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力,三管齐下,共同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按下“快进键”。”
“您好,这是您家的菜,请拿好。”谢一小学六(二)班学生吴子豪开心地告诉记者说:“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跟随爸爸加入到社区志愿者活动中,每天坚持为小区行动不方便的爷爷奶奶送菜。”
“起初我们担心孩子参与活动会减少学习时间,但这段时间看到孩子的变化,让我很惊喜,劳动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现在孩子自信心增强,学习上也认真多了。”看到孩子通过劳动,变得听话懂事,吴子豪妈妈欣慰地笑了。
“跟着我学洗袜子吧。首先用清水把袜子打湿,揉搓一下,然后用肥皂把袜子抹均匀,再用力揉搓袜子,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就可以了。但是大家要记住,洗袜子的水不要倒掉,可以用来冲厕所呀。”居家期间,谢九小一年级学生刘妙心在用视频的方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洗袜子的过程:“看我袜子洗得多干净,我是今天的劳动小达人。” ”
“同学们,在家要定时做好家庭消毒,开窗通风,外出回家要勤洗手,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谢四小六年级学生孙本杰在家当起了“健康医生”, 她通过各种方式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劳动小技巧。
“疫情期间,我会主动给家人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学做一些小点心,现在包饺子,我绝对是天花板级别了。”“一开始做家务会手忙脚乱,现在顺手多了,劳动让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的辛苦,看到自己能为家里出一份力,很有成就感。”望峰岗小学的学生们用视频、照片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劳动后的喜悦之情。
“为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好家务劳动,培育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采访中,谢家集区教体局负责人介绍说:“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建立起了生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