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今年以来,八公山区立足本地特色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突破,“山上”“山下”联动以及“昼夜文旅”相关活动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针对性谋划推出开办民宿、小吃“一件事”等创新服务,形成工作方案,推行并联审批、联合踏勘等服务举措,多措并举压缩办理时限、办事材料,节约企业办事成本。目前已通过“一件事”窗口受理办结民宿“一件事”线下联办1件,小吃“一件事”100余件。
总投资3.2亿元的安徽锐傲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0.3亿元的安徽豆香园年产1万吨豆制品精加工生产线项目等已部分投产;总投资3.15亿元安徽灏祖高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速冻调理品加工项目一期、总投资3.1亿元安徽云昊绿色水产食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一期开工建设……
本报讯 近期,八公山区妇联联合该区区委社会工作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新时代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开展“为环卫工撑起爱心伞 巾帼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为高温下坚守一线的环卫工人送去清凉与敬意,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
活动现场,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专家开展环卫女工应急救护技能培训,重点讲解心肺复苏术,借助模拟人演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并手把手指导环卫女工进行实操练习,对操作中的错误逐一纠正。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将头戴式遮阳伞和饮用水送到环卫女工手中,细致讲解遮阳伞佩戴方法。
近日,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市八公山区牛肉汤产业园EPC(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各厂房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关键施工节点相继突破,项目建设迈入加速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两栋厂房外架拆除工作已全面完成,厂房主体轮廓清晰展现,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另外三栋厂房同步推进抹灰与保温、防水作业,现场工人分工协作,从墙面基层处理到保温层铺设,每一道工序均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双达标”。 本报通讯员 陈宇航 胡 捷 摄
本报讯 “以前一到暑假就发愁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现在,社区开了暑期托管班,孩子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能学到很多安全知识,结交新朋友,我们上班都更安心了!”近日,在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来接孩子的王女士高兴地说。
八公山区工会依托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女工家园”,在暑期托管班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反诈、粮食安全与消防安全知识融入课堂,为儿童成长筑牢“安全屏障”。其中,反诈课堂以趣味动画、案例拆解为载体,解析常见骗术,助力孩子识别诈骗“套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粮食课堂设置手工DIY环节,强化节粮观念,引导儿童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理念。消防课堂特邀消防员授课,聚焦“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使用,通过手把手指导实操、纠正步骤,让儿童“沉浸式”掌握安全高效的自救技能。
“我来咨询怎么写起诉书,没有想到官司还没有打,工资当天就要回来了,你们太给力了!”八公山区居民张女士在接到该区综治中心回访电话时,回忆在八公山区综治中心“办事”的过程,为中心的高效服务点赞。
原来张女士近日到八公山区综治中心来诉说自己的烦心事,她在八公山区某工地帮朋友杜某“替班”数日,因矛盾导致对方拒绝沟通,不给“替班”工资,报警求助无果。根据“纠纷分流”机制,八公山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将这起矛盾纠纷转办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法学会,法学专家通过释法说理、耐心劝导,使张女士明白不能通过过激行为解决问题。该区人社部门立即联系工地负责人,希望帮忙与杜某联系,让她们二人好好沟通。当天,在该区综治中心调解室,张女士的“替班”工资转账成功,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矛盾彻底化解。这也是八公山区综治中心搭建多元解纷“连心桥”,筑牢维护基层平安稳定防线的成果之一。
暑期,走进升级改造后的八公山区儿童公园,绿荫环绕,风景优美,种类丰富、色彩靓丽的各种游玩设施分布在公园各个角落,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个儿童公园20世纪80年代就建成了,曾经是我们西部地区最早的综合性游乐园,陪伴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带着孩子在这里玩耍的刘女士高兴地说,现在改造升级后的公园功能升级,环境又好,既唤醒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带娃游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