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我市“三个强化”精准帮扶困难退役军人

    本报讯 我市加大困难退役军人及军属烈属帮扶解困工作力度,不断拓宽帮扶渠道,持续聚焦退役军人的特殊情况、困难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有效缓解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截至目前,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500余名,投入帮扶资金30余万元。

  • 我市水利部门多举措战旱情保供水

    本报讯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7月份以来,我市面雨量仅为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至9成,抗旱供水形势严峻,市水利局及时启动了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多措并举战旱情保供水。

    市水利局强化高位推动强支撑,7月16日以来,局班子成员赴各县区指导防旱抗旱工作,截至目前共指导县区72人次。部署各级水利技术专家积极下沉田间地头,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坚决杜绝“等、靠、要”心理,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和临时设备,抽调附近水塘、沟渠等水源,做到能用尽用,全力解决当前蓄水不足问题。科学调配稳水源,充分汲取历年防汛抗旱工作实践经验,在积极争取灌溉水源同时加强水利工程抗旱调度,引江济淮从长江向淮干调水1.1亿方,协调淠史杭总局向寿县各灌区、中小水库补水约2.3亿方,缓解重点区域灌溉缺水问题。及时调度西淝河泵站开机6次,向西淝河流域补水约6700万方,调度市禹王排涝站、市屯头电力排灌站向毛集实验区、大通区、淮南经开区补水1050万方。协调省淮河局,在淮干5月高水位期间开启窑河闸,向高塘湖引水2439万方。为精准调度保民生,市水利局还与气象、水文部门联合建立旱情信息共享机制,启动旱情日调度、日会商机制,及时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科学布防抗旱工作,调度全市抗旱泵站、灌区工程“满开机、开满机”,全力提水补水,确保全市农作物抗旱浇灌用水,牢牢掌握住了抗旱工作主动权。截至目前,全市抗旱泵站已提水5.2亿方。

  • “妈妈岗”开到了家门口

    本报通讯员 王晓宇 盛 静 本报记者 苏 强

    “我们就是要当好‘娘家人’,把就业岗位送到姐妹们身边,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日前,在谢家集区举办的“巾帼筑梦·职等你来”女性就业援助服务活动现场,该区妇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区妇联联合谢家集经济开发区、望峰岗镇北辰社区共同举办的此次就业援助服务活动,旨在解决女性就业难题,拓宽就业渠道,通过精准搭建高效沟通平台,促成区内女性求职者与用工企业供需对接、互利共赢。”

  • 凤台县完成首例跨省信用修复

    本报讯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次行政处罚留下的信用“污点”,可能成为企业在招投标、融资贷款、评优评先等领域的“拦路虎”。近日,凤台县市场监管局积极落实政策,主动服务,成功帮助一企业完成跨省信用修复。

    天津某建设工程公司因使用未经检验的特种设备行为被凤台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信用记录受损,导致招投标受限。处罚信息公示后,企业法定代表人非常焦虑,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积极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凤台县市场监管局在企业咨询时,主动向该企业宣传讲解《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明确告知其符合自处罚决定之日起满一年可以申请提前停止公示该行政处罚信息。

  • 千年古镇多维发力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本报讯 清晨的淠河岸边,寿县隐贤镇的网格员正穿梭在老街巷弄,将收集到的民生诉求录入手机终端——这是该镇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群众参与”推进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这座千年古镇通过多维发力,让治理效能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

    党建引领是治理的“定盘星”。该镇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村民小组+网格员”四级网格架构,44名网格长覆盖全镇万余户家庭,近一年收集民意30余条,化解纠纷20余起。党员干部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垃圾200余吨,修复老街建筑,让古镇焕发新颜。

  • 市少儿图书馆新馆试运行

    近日,市少儿图书馆新址正式开馆试运行,新馆实行借、阅、藏、咨一体化模式,馆内分为借阅区、阅览区、低幼区和服务区。该馆通过增设自助办证、自助借还、简化办证流程、开展“你选书我买单”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广大小读者的公共文化需求。图为小读者阅读课外书籍,享受书香。

  • 化解邻里烦心事 奏响和谐睦邻曲

    本报讯 “邻居家的空调外机装上了隔音棉,噪音现在听不到了,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近日,凤台县城关镇谢郢社区纪检委员在金地新天地小区回访时,居民王阿姨开心地说。

    入伏后的傍晚,热浪裹挟着蝉鸣扑面而来,可金地新天地小区3号楼的居民却没心思纳凉。“嗡嗡嗡——”2楼刘女士家的空调外机像台小型发电机,外机正对着3楼王阿姨家的卧室窗户,到了深夜,噪音吵得老人根本睡不着。

  • 增强安保技能 保障校园安全

    本报讯 7月30日,2025年寿县中小学幼儿园暑期集中培训会拉开帷幕,来自全县15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由安徽寿控集团、安徽寿州保安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重点对全县范围内中小学及幼儿园保安人员进行安保工作业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保安队伍素质,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安保工作技能,保障校园安全。

  • 养老服务出实招 贴心举措暖夕阳

    近日,潘集区夹沟镇林场村幸福大院里暖意融融。本地爱心企业带着米、面、油、猪肉等生活物资专程赶来看望这里的老人,搬运物资忙碌的身影与老人脸上舒展的笑容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老有所养、爱暖乡村”的生动画面。

    从养老服务中心的规范化运营,到幸福大院的邻里温情,从政府的政策支持,到企业、村民的爱心接力,夹沟镇正用多元化探索,让老有所养从愿景变成触手可及的日常,让每一位乡村老人都能拥有“稳稳的幸福”。

  • 翰墨传薪火

    连续三载,淮南师范学院内墨香萦绕,十余位书写者凝神执笔,将近四千名新生的姓名与期许郑重落于纸端。这道独特风景线背后,是高校育人初心与中华文脉的深沉交融。

    手写录取通知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份入学凭证。学校所强调的“文化传承的仪式感”,意在激励学子成为传统文化的“热爱者、笃行者、传播者”,这恰恰道出了其中深意。在键盘敲击主导的时代,这份墨迹未干的录取通知书,以“古朴雅致”的书法艺术形态,成为新生与校园文化的情感纽带,更是一堂无声胜有声的“传统文化第一课”。它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年轻人在人生新起点与古典书写之美相遇,于方寸纸页间完成了一场心灵深处的文脉叩击。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