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第A01版:合肥都市圈新闻
  • 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芜湖日报记者 李婷维 周一平 林 见

    一颗小小蓝莓,有几种吃法?安徽工程大学张国强教授和他的团队给出丰富答案。他们通过技术创新,让挂在枝头的蓝莓变成蓝莓果酱、蓝莓酒、蓝莓花色苷口服液畅销市场。近年来,在安徽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芜湖也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 开拓气象经济新蓝海

    合肥日报记者 许露瑶

    日前,“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公布,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据悉,本届博览会以“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协办。博览会期间,将围绕人工影响天气、气象减灾、气象旅游、航空气象、商业航天等召开20余场专题会议,共同开拓气象经济新蓝海。

  • 绿意盎然

    盛夏时节,肥东十八联圩湿地绿意盎然。近年来,合肥大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十八联圩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稳定发挥,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已成为合肥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合肥日报通讯员 王世保 摄

  • 金寨霍山跻身全国县域旅游发展“快车道”

    皖西日报讯 近日,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浙江举行,活动发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该报告对全国1866个县域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的100个县”榜单。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红军广场等知名红色景点。同时,其境内的天堂寨景区、燕子河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壮美,山水相依,森林覆盖率高,生态旅游优势显著。霍山县则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构建起“红色研学+生态康养+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六万情峡《大别山传奇》实景剧沉浸式体验项目和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红色研学游,年接待研学游客超百万人次;依托76%的森林覆盖率和“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发展大别山滑雪旅游区、陡沙河温泉小镇等康养业态,构建国内一流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龙池实践”

    楼道杂物堆积,下脚都难;邻里碰面,招呼都懒得打……这曾是琅琊区龙池社区龙池花园小区的常态,如今这里却换了模样。

    “以前这儿堆满杂物,现在可是咱‘说事拉理’的好地方!”楼栋长赵贤美指着焕然一新的“板凳议事角”,脸上洋溢着喜悦。几步开外的小屋里,89岁的张殿银老人刚让市一院的专家看完病:“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瞧病,省心省力,还省钱!”

  • 夏日运动“新风景”

    傍晚,市民在芜湖三桥体育公园运动健身。芜湖三桥体育公园是芜湖市创新利用城市空间的典范,依托芜湖长江三桥桥下闲置区域改造而成,集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生态景观于一体。近年来,芜湖市积极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通过盘活桥下空间、边角地等闲置资源,建成多个“口袋体育公园”。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