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自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提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到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章不断丰富完善。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探寻并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35年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当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愿望更加强烈。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立足国家战略和人民需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六力”提升为遵循,不断提高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水平。
戎 珂 李 盾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根本动力。纵观全球农业发展史,每一次农业生产力的跃升,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传统农业持续数千年,从生产工具的革新到种植制度的改进,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衡量农业强国,主要看农业产出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本质上是基于科技进步的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产业价值增值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全球来看,凡是建成农业强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同时往往也是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