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沈国冰
【前情引序】
公元前241年,“第五次五国攻秦”惨败,使得楚军主力遭受重创,楚国综合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经过二十余年励精图治和苦心经营,楚国积累起来的国际影响力跌至谷底,考烈王的国际声望坍塌。
楚相春申君黄歇与楚考烈王君相关系彻底失和。
春申君黄歇心怀不甘和怨恨,退居自己的封邑吴地,也因此远离楚国权力中心和矛盾纷争。
任何传统,都是曾经的现在;任何经典,都是人们对时代的回应。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是一部传奇之书,也是一座智慧的宝库。它以“牢笼天地,博采众长”之姿,熔道家哲思、科学智慧与治国方略于一炉,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即使跨越两千余年时光,依然在新时代的语境中焕发着蓬勃生命力,对于后人启迪智慧,焕发生机,提高境界都具有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淮南子》的名句谈治国理政方略。
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对“绍兴和议”称臣、“隆兴和议”中宋金“叔侄之国”的关系心存不满。嘉泰三年(1203年)冬,南宋与金之间的界河淮河出现异常情况。淮北的流民偷偷越过淮河,向安丰军请求“归附”。南宋知安丰军厉仲方迅速上报此事,引起朝廷高层关注,最终厉仲方却以“开隙生事”之名被调离。叶适在《厉领卫墓志铭》中对厉仲方言安丰边事作如下阐释:“嘉泰中,边事将动,谍妄言‘虏衰有证,宜即取’。君在安丰,尝奏‘淮北饥民扣关求救接’,初无意也,柄臣遽从夜半下其议。议者因共指君为开隙生事,语闻四方,虽其故友朋及为士者亦交尤之。虏既卒叛盟,而君竟坐贬死。呜呼!可哀也已!”这段话包含四个层次。
楚灵王熊虔,原名熊围,楚国第26任国君,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时间虽然只有短短12年,但却对淮南地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淮南”诞生
楚灵王是楚共王次子,楚康王之弟,向来品行不端。公元前547年,楚、秦联军侵郑,穿封戌将郑国将领皇颉俘获,熊围与之争功,要太宰伯州犁评判。伯州犁将皇颉带到两人面前说:“这两人为您而争功。您是君子,非常清楚是谁俘获了您,希望您说实话。”随后伯州犁举手暗示说:“那位是王子围,是楚王尊贵的弟弟。”接着放下手说:“这位是穿封戌,是一位县尹。”最后让皇颉表态:“您说,是谁俘虏了您?”皇颉意会:“皇颉碰上王子,抵挡不住,于是就被俘了。”后世将之浓缩为成语“上下其手”,用来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