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第A01版:综合新闻
  • 加强肉制品检查守护“舌尖安全”

    本报讯 为进一步规范肉制品市场秩序,消除各环节安全隐患,近期,谢家集区持续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行动中,该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肉制品生产企业及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等经营场所开展检查。在生产企业,执法人员深入原料仓库,查看进货票据、检验检疫证明,确保来源正规;走进生产车间,检查加工流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添加剂使用是否超量超范围。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执法人员对肉类色泽、气味等感官指标进行检查,仔细核对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票据。针对个别经营者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执法人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责令限期整改。

  • 八公山区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有效投资强劲增长

    本报讯 5月12日上午,记者从八公山区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八公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1.72%,地区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八公山区始终坚定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地区生产总值量质并进,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1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6.6%。工业、批发业、零售业、非营利服务业较去年同期增速分别提高6、13.3、5、3.8个百分点。同时,该区一季度有效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1.72%,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4.6%。特别是民间投资信心强劲,一季度同比增长49.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1.3%。

  • 我市参赛作品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斩获佳绩

    本报讯 日前,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奖项揭晓。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参与文字创作,引导海内外青少年探寻中华文化的根脉,关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为中外民间友好的促进者。

  • 精心护理 医患和谐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图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心胸外科的护士在精心照料术后患者。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

  • 生死瞬间海姆立克急救法挽回瘫痪患者生命

    本报讯 近日,12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我市一居民楼内,一名44岁因脑出血后遗症瘫痪的男性患者,在进食早餐(豆浆,油条)时突然出现呛咳、面色青紫、呼吸困难、不能发声等症状,初步判断为异物梗阻引发窒息,情况危急。指挥中心迅速调度距离事发地最近的急救小组(安理大一附院西区急救站)携带急救设备赶赴现场。

  • 墨香润童心

    近日,2025淮南市书法名家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走进淮师附小山南第十五小学。活动由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办,“国培计划”特聘教授现场讲授硬笔书法书写技巧,并展示优秀硬笔书法作品,在校园传播书法文化,让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摄

  • 深耕文化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近期,凤台县关店乡关工委联动中小学、村(社区),扎实开展红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系列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让文化根脉与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节气课堂:追溯文明脉络,传承文化基因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商周时期逐步发展,至秦汉完全确立。”日前,关店乡陈庙村老教师、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蔡纪堂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们讲述二十四节气文化。他介绍,春秋时期已确立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战国后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首次记载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核心节气,构成四季转换的标志;秦汉时期,古人结合圭表测影与北斗星象观测,正式确立二十四节气体系,其框架与现代高度吻合。

  • 以赛促成长

    5月10日,2025年淮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现场赛在淮南经济技术学校举行。此次比赛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成长,着力提升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