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4月10日下午,十六届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2025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周方勤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市政协2025年度工作要点等相关部署;安排了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2025年重点工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大通区洛河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聚焦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探索打造“洛事和谐”调解室,通过整合资源、建强队伍、优化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奏响了基层治理“最美和音”。
本报讯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周年到来之际,4月10日下午,我市在安徽理工大学举行“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题团日活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在青年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青春力量。
活动由市国家安全局、市国家保密局、市档案局、市密码管理局、市司法局、安徽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讲述了国家安全的丰富内涵与当代安全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告知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要及时拨打“12339”国家安全举报电话。
为让一线执法人员掌握急救技能,成为关键时刻的“第一响应人”,近日,淮南高新区城管执法大队举行安全生产暨应急防范培训会,邀请培训老师通过情景模拟、人体模型演示等教学方式,让学员们沉浸式学习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现场救护与处理方法。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景 星 摄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实战需求,紧扣国债基层防灾项目实施契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据了解,我市结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际和灾害种类特点,着力推动装备配发,跟进开展装备培训,适时开展装备拉动,全面推进国债基层防灾项目装备管理使用工作,初步实现了装备管理规范化、队伍能力专业化、应急响应协同化。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救助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市医保局创新工作方法,围绕医疗救助政策落实,构建“培训-调研-反馈-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从强化政策培训、深化调研督导、组织研讨交流、聚焦整改落实四个层面发力,推动全市医疗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4月9日,由大通区税务局与区司法局联合主办的“税收·法治·公平”税法进园区活动在大通工业园区举行。
当天,大通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内座无虚席,来自园区各家企业的管理、财务人员,认真聆听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解读最新税收政策,涵盖企业最为关注的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纳税申报流程中的关键要点等内容。讲解过程中,企业管理、财务人员认真记录重点内容,现场互动频繁,大家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税务问题提问,税务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
本报讯 凤台县坚持法援惠民理念,推进“1+2+3”工作模式,为美好凤台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一个网络”实现县乡村法律援助覆盖。该县建成了由县法律援助中心便民服务窗口、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组成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有效扩大法律援助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让城乡困难群体就近获得免费法律援助服务,扩大城乡困难群体维权渠道。
近日,凤台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组织的移动式喷灌设备正在义务为当地农户喷施优质水肥。面对持续旱情,该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优质水肥和农技专业人员,连续多日为当地尚塘、朱马店等乡镇种植的冬小麦免费送水肥到田间,确保午季小麦丰产丰收。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刘长明 摄
一城一乡皆康养,一业一品润民生。近年来,康养旅游产业作为融合健康、养生、文化与旅游的新型业态,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作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这一产业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品质和休闲文化娱乐的需求,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