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每一条街,都有街口子。每一个街口子,都有它的功能。
一条街越长,街口子往往越多。一个街口子里面,就像是一个收纳柜,工厂、学校、医院、住宅、菜市场等统统收纳在内。
有点历史的街道,其街口子一般是见天的。远看,像矗立在街道两旁一栋栋房屋之间的一道缝隙。走近,才知是一个口子。
春分的信笺上
桃花蘸着露水
在枝头写下第一个字
风掠过舜耕山
把粉色的句子
吹向更远的村庄
农耕机翻动泥土
新翻的田垄
是大地摊开的诗行
老屋的瓦片上
炊烟在书写
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
我站在田埂
看见所有沉睡的种子
都睁开了眼睛
乡村振兴
是春分时节
最动人的韵脚
三月的风
三月的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那个被岁月遗忘的角落小镇,春日的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石桥上,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悄然无声地宣告着季节的更迭。在这片被杏花装点的世界里,有一对青梅竹马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如同这杏花一般,纯洁而又坚韧。
柳风,一个书卷气十足的青年,他的眼睛里藏着星辰大海,仿佛能看透世间的一切奥秘。莲心,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清丽脱俗,她的笑容里藏着山间的清泉,清澈见底,让人心旷神怡。他们站在石桥边,相视一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杏花的芬芳所包围,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三月,是一封被春风递来的花信,每一片花瓣都是一个缠绵的字符,书写着春的浪漫。温柔的风拂过,大地便开启了一场盛大的花事。
最先知晓春讯的,大概是杏花。满树的骨朵儿热热闹闹地拥着,层层叠叠,美得毫不费力。一夜春雨,催开满树芳华。杏花之美,在于它的清新淡雅,袁枚说“春风如贵客”,这位贵客想必是醉后挥毫,将胭脂兑了牛乳泼洒在枝头,瓣尖洇着亮色,如娇羞的少女在春风里嫣然巧笑,粉嫩的脸颊染上一抹淡淡的红晕。杏花自古就倍受文人青睐,马致远一句“向人娇杏花,扑人衣柳花,迎人笑桃花”,将杏花的娇俏刻画得入木三分。风过时,花瓣簌簌落下,恰如储光羲笔下“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让人不禁沉醉在这诗意的画面里。
在岁月的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华夏文明的浩瀚星空,它们如同神秘的密码,解锁着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联,承载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尽的智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追溯其源,那是远古时期,人们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探索,开始了对日月星辰、寒暑冷暖的细致观察。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广袤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敏锐的双眼捕捉着每一处细微的变化。春日里,当第一缕微风轻轻拂过冰冻的土地,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他们便知晓,这是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于是,立春之名应运而生,开启了四季的轮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