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压到位

    本报讯 10月23日下午,全市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张劲松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相关县区园区、市直相关部门和企业汇报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张劲松就下一步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张劲松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市安委会会议要求,时刻保持“如临深渊”的风险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聚焦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要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安全宣传引导,着力提升应急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坚持党建引领,激活机关事务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三大任务,着力把服务抓精、把保障抓细、把管理抓实,切实当好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的“红管家”。

    坚持党建引领,抓实理论武装强党性。局党组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依托局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等载体,推动领导干部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作表率,2024年以来已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研讨交流5次。突出首要政治任务,机关党支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党员理论学习重点,细化理论学习计划表,建立每周五固定学习日制度,组织支部党员集体学习、集中观看优秀电教片等,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结合主题党日制度,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走进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淮南军分区基地、市廉政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开展“党史教育+国家安全+警示教育”等实地教学,让党员教育更加“立体”“鲜活”,切实为党员赋能续航,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同时依托学习强国APP、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党员学习群等载体构建起干部教育培训“云端课堂”,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为机关事务工作聚力赋能。

  • 发挥银发志愿力量 共建文明美好淮南

    本报讯 10月23日下午,市级老领导米丘兰率淮南老年大学、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志愿服务队前往田家庵区淮河新城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入户宣传活动。

    米丘兰一行在社区网格员的带领下,深入淮河新城社区,向大家宣传普及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与意义,听取居民们对创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居民们积极填写创城工作问卷,让广大居民深度参与进创城活动。

  • 深化区域联防协作 筑牢“扫黄打非”防线

    本报讯 10月23日,芜湖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一行来淮,与淮南市委宣传部签订了《“扫黄打非”工作联防协作协议》,并在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陪同下开展文化市场交叉检查工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的交流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的目标。协议签署后,检查组对我市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等业态开展了认真检查,重点检查了书店是否有涉政治类、涉宗教类、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低俗庸俗等内容的违禁出版物,是否存在销售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专有出版权的侵权盗版出版物;印刷企业是否严格落实印刷五项制度,是否印刷国家明令禁止出版的出版物或者非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是否盗印他人出版物等内容。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程序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通过检查,严厉打击了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 筑牢燃气 安全防线

    为筑牢燃气安全生产防线,切实提升用户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淮南飞腾燃气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对潘集区用户终端开展拉网式入户安检,并深入企业、社区、公共场所开展专项燃气安全宣传活动。

    本报通讯员 摄

  • 淮南在沪举办首期化工产业人才培训班

    本报讯 近日,淮南市首期化工产业人才培训班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这是贯彻落实省校合作、市校对接的首次具体实践。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华东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淮南市人民政府和华东理工大学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共建)协议内容,在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指导下,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园区管委会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此次培训班。培训课程设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培训取得较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培训班邀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的知名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化工新材料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双碳目标下煤化工发展、化工风险识别与管控、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与实践、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工作和案例分享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现场教学重点突出,安排学员赴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展现场教学,聚焦安全管控、科技创新等方面,重点参观园区的应急响应中心、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等,学员们与导师及现场负责人围绕相关工作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教学效果提升显著,培训期间,学员们精神饱满、全心投入、求知若渴,深入浅出的专家授课、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感悟颇深,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机会难得、安排及时、收获满满,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得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工作水平,为推动淮南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方式公告

    督察进驻时间:2024年10月20日—11月20日

    受理举报电话:0551-62956707

    受理举报信箱:安徽省合肥市A167号邮政信箱

    受理举报电话时间:8:00—20:00

    10月20日起,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开展为期1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告别多地跑!长三角通办为民解难题

    本报讯 市数据资源局紧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要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服务专区,搭建起“零距离”跨省通办桥梁,切实解决了群众来回跑的烦恼和实际困难。

    近日,生活在上海的淮南户籍老人朱永群和其妻子孙士芬,因之前办理的“淮南市社会保障卡”即将到期,担心在上海医院看病无法使用,且两人行动不便,无法回淮南办理。于是通过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联系到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 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新“丰”景

    金秋时节,走进八公山区山王镇闪冲村,蓝天白云下,郁郁葱葱的板栗树上挂满一个个“小刺球”,熟透了的板栗球裂开口子。村民们穿梭在板栗树下,或用长竿将板栗球打落,或去掉外壳取出板栗,各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板栗种植,年产量超过60万斤,每亩经济收益3000余元,还带动了周边400余人就业。”闪冲村负责人介绍说。

  • “三个强化”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本报讯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紧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主线,我市以构建“大水保”工作格局为统领,持续强化协作联动、监督检查和综合治理,“三个强化”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切实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协作联动,建立市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情况开展协同专项检查。市水利局不断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等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