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第03版:理论视界
  • 促进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需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无数的仁人志士苦苦地求索,寻找强国富民之道,但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真正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形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色,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项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理论层面有了丰富发展,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取得了新的突破。现代化是发展成果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后的40多年,我国曾经实现9%以上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粗放式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像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等等。因此,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通向中国式现代化。

  •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生产力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等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新时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适应高端设备、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端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 发展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增强农村社会的稳定性,维护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