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8日 第B01版:综合新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南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六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摘要)

    (2024年1月17日 在十六届市政协三次会议上)

    十六届二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施“五大攻坚行动”,充分运用提案形式履职尽责,共提出提案276件,经审查立案211件,立案率为76.45%。在立案的提案中,集体提案49件,个人提案141件,联名提案21件,截至去年10月底全部办复。所提建议已采纳或基本落实的100件,占47.39%;列入计划的109件,占51.66%;留待参考并作了解释说明的2件,占0.95%。提案者反馈满意率为86.73%,基本满意率为13.27%。

  • 263.3亿元民生支出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本报讯 2023年,我市民生支出263.3亿元,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

    扎实推进创业淮南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亿元,建设“三公里”就近就业社区146个,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改造提升城乡菜市场5个。新增婴幼儿托位6978个,新改扩建幼儿园39所、中小学232所。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开诊试运行,2家医院获评国家级“母婴友好医院”,3家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获全国通报表扬。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保障金8.2亿元,实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全覆盖,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周莹莹)

  • 聚焦七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本报讯 推动产业转型大突破,须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今年,我市将聚焦七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构建“龙头+集群”产业生态。

    坚持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强化“整零”对接,加快德力新能源专用车、圣龙汽车零部件、雅虎汽车座椅、明然三合一电驱、航天锂电池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支持企业研发引领性、前瞻性产品,加强上下游产业配套,加快中环低碳新能源三四期、国晟异质结二期、益恒异质结高效电池等项目建设,产值实现倍增。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中安二期、博普纳米新材料等项目;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伊戈尔电气生产基地、比太电池设备制造、航天九院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八公山绿色发展产业园、毛集绿色食品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抖音火山引擎、芯视佳微显示器制造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国药三期、精准医学技术转化等项目,支持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上市。 (本报记者 周 玲)

  • 15条交通要道快速推进提升区域竞争力

    本报讯 坚持以大交通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2023年,我市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自主建设的合周高速、淮桐高速、怀凤高速、淮扬高速4条高速公路有力推进,凤毛快速通道、G206改扩建等11条国省道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凤台新港综合码头、陶圩综合码头等项目开工,“淮南——宁波”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谢家集通用机场选址获批。

  • 议案建议办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6.77%

    本报讯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81件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议案建议办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6.77%。

    2023年,为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工作,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围绕经济发展、社情民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023年,共收到闭会建议和社情民意4.29万件,办结2.75万件,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实事落地。创办《代表之声》,定期遴选刊发有典型性、针对性的代表建议。积极与省人大和市委工作平台对接融入,“提升凤台县文化知名度”“改善基层卫生医疗条件”等14条建议被省人大《代表之声》采纳,“开展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等27条建议被市委《民声呼应》工作平台采用。持续开展优秀议案建议评选表彰工作,优化代表建议办理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水平。

  • 城市管理全面升级 携手共建宜居城市

    本报讯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各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关于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建议,在市人大的支持与监督下,各承办单位采取有力措施认真高效办理,代表对办理结果十分满意。

    市政府认真办理《关于加强联动保持文明创建长效管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关于常态化管理出店经营现象的建议》等,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更好提升。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施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完善日常管理长效制度,充分利用智慧城管等科技化手段,切实巩固提升工作成效;持续加强电动车整治,制定出台《淮南市城区低速三、四轮车交通安全整治行动方案》,因地制宜设置电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信号灯和隔离护栏,保障非机动车安全、顺畅、便捷出行,加强电动车秩序管理,扩大管控范围;集中规范管理流动摊群点,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美食街、美食城,如田家庵区的洞泉美食街、八公山区的佳城美食城等,将原先一些零散无序,占道经营,对环境卫生影响较大的早、夜市摊点集中规范化管理。

  • 上海闵行老师送课走进淮南

    近日,来自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老师聂佳妮送课走进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送上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图形的分类》。上海市闵行区与淮南市结对合作以来,“闵淮”两地教育部门深度合作,强化区域校际交流合作,共享共建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信用放大器”助力企业融资渠道畅通

    本报讯 十六届市政协二次会议收到的民盟淮南市委会《关于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集体提案对我市财政工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获得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领衔督办,被评为优秀提案。

    为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发挥“信用放大器”功能,民盟淮南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出了扩大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加快数字转型、优化内生动力等建议。市财政局、市产发集团和市政府金融办对此高度关注、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制定办理方案。

 
 
  • 01

  • 02

  • 04

  • A01

  • A02

  • A04

  • B01

  • B02

  • B03

  • B04

  • C01

  • C02

  • C03

  • 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