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8日 第01版:头版
  • 永远在路上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踏上新征程,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

  • 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以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本报讯 1月5日上午,市委书记任泽锋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听取全市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他强调,要充分认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落实落细各项措施,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以实际成效践行为民初心,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市领导孙良鸿、张劲松、文见宝、陆晞、晁友福、程俊华出席会议。

  • 征求对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本报讯 连日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先后主持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有关行业部门、“两代表一委员”、工商联及企业代表、基层代表等对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市领导孙良鸿、张劲松、陆晞、程俊华,市政府秘书长戴宜斌分别出席有关座谈会。

  • 淮南市“招才引智高校行”走进合肥工业大学

    本报讯 1月5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率队赴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合肥工业大学校长郑磊出席座谈会并致欢迎辞,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刚,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马文革,市政府秘书长戴宜斌出席活动。

    在市校人才合作座谈会上,双方为淮南市高校人才工作站(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淮南市)揭牌,签署现代农业发展合作协议。

  • 小区“颜值”高 百姓“生活”美

    本报记者 苏 强

    新修的沥青马路平坦干净,新划的停车位整齐划一,新建的垃圾分类亭造型美观,步入谢家集区2023年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新华路片区,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

    “改造之前,小区道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阴雨天道路积水多,我们出行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小区停车位少,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停车难让我们万般无奈。”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新华路片区走访时,谈到小区改造后的变化,正在休闲散步的市民陆恩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小区改造后,道路平坦宽敞了,停车位增加了,出入方便了。现在垃圾分类亭也建好了,乱扔垃圾的没有了,我们住在小区里感觉非常舒服、生活非常美好。”

  • 十六届市政协十六次主席会议召开

    本报讯 1月5日上午,十六届市政协十六次主席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政协主席蔡宜骅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董众兵、陈永多、李雪莲、周方勤,市一级巡视员万继军、李大松,市政协秘书长吕习明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了十六届市政协十二次常委会议议程(草案)、《关于召开十六届市政协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审议了十六届市政协三次会议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草案),十六届市政协三次会议议程(草案)、日程(草案),十六届市政协三次会议分组办法和召集人名单(草案),十六届市政协三次会议列席人员范围(草案);审议了《2023年度市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典型案例选编(草案)》和十六届市政协委员风采推荐人选(草案)、拟表彰的优秀提案、提案承办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 聚焦群众期盼 提升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李东华

    近年来,潘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医疗事业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教育医疗领域综合改革,深挖内潜、合理调配现有教育医疗资源,创新办学办医模式,嫁接市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中高考实现近年来最好成绩,医疗服务水平显著增强,诊疗人次创历史新高。

  • 黄金水道 向海图强

    本报记者 张 鹏

    “十四五”以来,淮南依托江淮运河、淮河水运主通道,抢抓“交通强国”、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统筹谋划全市港口布局特别是江淮运河沿线港口规划,淮南港逐步成为江淮航运重要枢纽,在促进淮南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