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3日 第A01版:合肥都市圈新闻
  • 招大引强,合肥升级“招式”

    近日,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发布上半年合肥招商引资“成绩单”。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超670个,总投资额超3800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9个,50亿-100亿元项目14个,10亿-50亿元项目58个,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江淮年产30万辆智能新能源乘用车、光势能异质结电池等一批重大战新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 合芜高速有望测试智能驾驶

    合肥晚报讯 随着合周高速寿颍段汲河特大桥的全桥贯通,合周高速寿颍段路基工程全面转入收尾阶段,路面工程正全面开展规模化施工,桥梁工程全力攻坚桥面系施工。上半年,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发挥了拉动交通投资主力军作用,累计完成投资377.6亿元,同比增长40.4%。无岳高速、阜淮高速安徽段、宁安高速安徽段以及宁芜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均计划年内建成通车。

  • 明年合肥新建建筑拟执行节能新标准

    合肥晚报讯 8月1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发布公告征询社会公众对废止《合肥市促进建筑节能发展若干规定》意见。按照计划,全市拟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2024年起新建民用建筑有望在安徽率先执行75%新标准。

    近年来,合肥高度重视绿色节能建筑,是全国第一个为绿色建筑立法的省会城市;先后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省级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试点城市(低碳片区)等试点示范。

  • 活水引源景相融

    日前,无人机航拍即将完工的六安市舒城县活水引源工程——七门堰枢纽加固工程,与周边农田、道路、民居相映成景。

    据了解,工程造价9200多万元的七门堰枢纽加固工程,是舒城县脱贫攻坚“双基”达标工程一期项目,涵盖七门堰枢纽加固,冲砂闸、引水闸拆除重建,新建防浪墙,连接步道等施工。项目建成后形成以杭北干渠为主脉的辐射水网,将改善河渠水动力条件,促进水环境容量、水质与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 芜湖:多举措推动人才下乡

    大江晚报讯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近年来,芜湖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建设工作,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引、育、用”上持续发力,促进各类人才下乡,努力以人才振兴撬动乡村振兴。

    记者从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获悉,芜湖市积极探索以农民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实践为手段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紧密结合芜湖实际,培育创业致富“领头雁”。截至2022年年底,我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培训合格率、培训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联合搭建政校共育人才培养平台,472名高素质农民参加高职扩招。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办学,为安徽农业大学在芜湖市的函授站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累计培育大专、本科2900余名,目前在校大学生606人。

  • 滁州:科创团队“登台打擂”

    “弹簧刀无人机要求可折叠,对材料要求极高,我公司已经研发并提供实验机身材料……”“秸秆牛粪生成的黄腐酸可以完全替代目前矿源黄腐酸,可以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7月28日,一场科技创新“擂台赛”在滁州市来安打响,来自全国多地的20个优秀项目逐一登台进行线上线下路演。现场专业评委打分,获奖优秀项目则被当地优厚的扶持政策所吸引,纷纷表达留下来发展的意愿。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