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3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全心全意为企业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本报讯 8月2日上午,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良鸿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2023年二季度为企优环境考评、企业诉求办理、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等相关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市直有关部门汇报了牵头负责重点指标工作开展情况。

  • “戎”归家乡守基层 乡村振兴建新功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李龙龙

    “方书记是退役军人,他干事干在前面、雷厉风行,在他的带领下,俺们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大通区上窑镇方楼村,问起村党支部书记方昌龙,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兵支书”。

    从保家卫国哨岗转向乡村振兴阵地,从退役军人到村主任、“兵支书”,方昌龙回到家乡二十多年来,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将部队的实干作风带入乡村,把军人的忠诚品格根植基层,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倾心为民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 开栏的话

    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淮南军分区与淮南日报社联合开办“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专栏,引导全社会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汇聚众志成城、强国强军的强大意志力量。敬请关注。

  • 把清凉和关爱送到一线职工心坎里

    本报讯 8月2日下午,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阮怀楼来淮开展“送清凉”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赵期中陪同。

    在市邮政管理局安粮兴安府工会驿站,阮怀楼将“清凉大礼包”送到快递员代表手中,向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指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服务千家万户、千城百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要严格落实各项劳动保护措施,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 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

    本报讯 8月2日上午,市总工会前往淮南经开区开展“送清凉”关怀慰问活动,向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送去祝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赵期中率队。

    在仁泰环卫有限公司,赵期中为一线环卫工人送上防暑清凉物资,感谢他们为城市清洁作出的奉献,希望大家在维护好城市环境、履行好城市美容师职责的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好防暑降温。在钱潮轴承有限公司,赵期中深入车间察看一线工人生产情况,将“清凉大礼包”送到他们手中,希望广大职工在做好防暑降温保护的同时,继续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创优争先,为企业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 2023年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安徽站)淮南开赛

    近日,由中国空手道协会主办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安徽站)比赛在市体育馆开赛,来自全国各地27支代表队329名运动员参加U系列4个组别竞赛。图为运动健儿们在比赛中奋力拼搏。

    本报记者 陈 彬 摄

  • 省教育厅对淮南卫校省中职A类办学进行评估

    本报讯 8月2日,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桂东为组长的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对淮南卫生学校省中职A类办学进行实地评估。副市长陆晞出席汇报会并致辞。

    评估专家组参观了校园,听取了学校创建工作汇报,并采取查阅资料、成果展示、专业剖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省中职A类办学情况。

  • 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本报讯 8月2日上午,副市长张劲松前往田家庵区、大通区和淮南经开区,调研督导重点工程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张劲松一行先后来到206国道改造施工现场、中兴路下穿和学院路下穿项目、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望慰问冒着酷暑奋战在一线的建设队伍,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加快建设,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项目建设的成果。随后,张劲松一行深入淮南经开区绿色制造产业园、原安理大青年公寓、万国广场、金恒雅苑等项目,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情况,要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处置工作。

  • 紧扣“点、线、面”全面筑牢“五经普”基础

    本报讯 记者从谢家集区了解到,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对国民经济的一次“全面体检”。谢家集区统计部门及早谋划、认真部署,紧扣“点、线、面”扎实推进“五经普”各项工作,全面筑牢了“五经普”工作基础。

    聚焦“关键点”,谢家集区统计局重点关注该区5家投入产出调查企业,为切实提高投入产出电子台账填报质量,该局采取“四级”审核制度,即企业、乡镇、区局对应专业、综合专业层层审核,严控数据质量,并对5家调查单位开展遍访,现场了解填报投入产出调查电子台账和使用软件程序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指标统计口径、费用分解方法、软件使用步骤等说明指导。把准“时间线”,谢家集区统计局研究制定了《谢家集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3年主要工作进度安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时间、负责人员、职责分工,目前,该局已顺利完成全区2000余户名录库清查和“两员”信息平台录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工作,确保了“五经普”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响,序时推进各项五经普工作落到实处。铺好“工作面”,谢家集区及时制定印发《谢家集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关于组建谢家集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内设机构的相关通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业务负责人,从各乡镇街道和区直主要经济部门选定“五经普”业务骨干10余名,确定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共计180余名,在全区搭建好“五经普”“工作面”。 (本报记者 苏 强)

  • 庭审现场变学习“课堂”敲响廉洁自律警钟

    本报讯 “利用旁听庭审,把‘承办案例’变为‘纪法讲堂’,用‘现场直播’拓展‘理论教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更能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近日,寿县纪委监委组织一批纪检监察干部走进庭审现场,“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把庭审现场变成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堂课”,敲响了廉洁自律警钟。

  • 我市多举措打造“侨观淮南”服务品牌

    本报讯 为更好践行侨联组织服务经济发展、参与社会建设的宗旨,我市结合侨情实际,打造“侨观淮南”服务品牌,组织侨联委员代表、侨胞眷属及各级侨联系统工作者志愿者走进城乡,切身体会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助力淮南高质量发展。

    协力同心促交流。立足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开展“侨基联动·以文惠侨”等系列活动,建成国家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一家和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两家,积极推介传播淮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侨言侨语”向海内外讲好淮南故事。

  • 加装通信窨井防坠网守护市民脚下安全

    本报讯 近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在市区开展通信窨井安全治理行动,首次采用加装防坠网的方式,提高井盖的安全防护等级,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小井盖”关乎市民“大安全”,通信窨井的井盖如长时间受到车辆或重物的碾压会发生破损、移位,大雨天还可能被水流顶起发生位移,窨井瞬间变成“陷阱”,安全隐患比较突出。该中心通信人员顶着高温烈日,对管辖范围内全部通信窨井开展地毯式排查,不漏一处、不落一井,针对井深大于1.5米的窨井以及汛期易被水流顶移的井盖加装了防坠网,切实提高了井盖的安全防护等级,杜绝了安全隐患。

  • 一把“爱心剪”17年公益理发超千人次

    在2023年第二季度“淮南好人”评选中,一把“爱心剪”17年公益理发超千人次的谢家集区唐山镇卧园社区网格员许华被评为助人为乐类“淮南好人”。

    许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在原淮南矿务局水泥厂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理发师。20世纪90年代,面对企业改制、工人下岗分流,为照顾家庭,已经33岁的许华,跟随父亲学起了理发。2006年,父亲突发意外成为植物人,那段时间,在给父亲理发时,想到社区里可能会有像父亲这样的老人因为特殊原因而没办法出门理发,于是她主动抽出时间为周围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上门理发。从2016年起,每年都会参加社区的爱心义剪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小区所有理发店暂停营业,她便为物业、社区工作人员、小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在2020年防汛期间,她到望峰岗安置点为受灾群众义剪。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