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刘 敬
古人读书讲求“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以吃作喻,由胃入心,从物质到精神,可谓“两个文明一起抓”矣。然而,时代不同了,即便深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抑或“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之理,太多的人依然被庸俗雷同的短视频与油腻空洞的鸡汤文裹挟着前行,陶陶然,痴痴然,却无心翻阅经史典籍,“无暇”汲取先哲智慧。这一点,作为资深新闻媒体人的丁时照先生,却迥乎不同。其初心未易,溯流而上,以如炬目光和深厚学养,从“故纸堆”中觅得璀璨芳华,复穿越时空,拨云见日,使之在当世读者的心间熠熠生辉——没错,我说的是《字里人间》一书。
《钱钟书琐话》是一部让我们走近大作家钱钟书,了解他与文学之间的点滴故事的上乘之作。这部书以时间为线索,从钱钟书的童年开始,从“钟书”这一名字的由来讲起,完整地再现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故事,这其中包括他与文学如何结缘、与其他一些大作家之间交往的故事以及作家们对他的评价。这部书可称作全面了解钱钟书生平的一部大作。
“小鱼其实也在教育我,半粒米饭也能饱餐一顿。所以我在撒掉半粒米饭的时候,会捡起扔到水渠里送给小鱼。”在散文集《森林中有许多酒》中,隐居神农架10年的古清生这样写道。
古清生曾说,进山这些年,他学到的东西远比在城市中学到的多。这篇《相濡以沫》就是证明,它的故事不复杂:在院子的小池里,古清生养着小鱼,不是观赏鱼,也非食用鱼,它们来自小溪,有的已是池二代、池三代。此间不乏挑战,因为它们要应对池中的娃娃鱼和两条黑鱼,乃至池外白鹭、池鹭的“海空联手围剿”。好在,天地足够大,只要“我”足够小,就能活下来。
本书是多年从事历史地理方面教学与研究的韩茂莉教授撰写的一本中国历史地理通俗读物。为什么农业起源于自然资源条件并非上佳的地区,而非雨量更加充沛、植被更加丰富的地方?“天下之中”为何从“三河”变为“陶”?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曹操败走华容道与云梦泽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呼伦贝尔草原如何影响了蒙元帝国的伟业?……本书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万年中,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撷取26个专题进行解读,讲述了以大地为舞台上演的精彩历史剧。这不是中国历史地理的系统讲述,而是一种散点透视,从一个个具体问题切入,呈现了地理如何影响历史进程,涉及政治地理、军事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让我们对历史地理这门学问的魅力有所感受。
中国营造学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展古建筑调查研究是现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传奇,梁思成、林徽因作为营造学社社员于1937年第一次发现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更是广为人知。从1932年4月踏访蓟县独乐寺,到1940年在川渝考察,8年间,梁、林和营造学社同仁行走上万公里,涉足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四川等数个省份,对众多古建第一次做了现代意义上的考察和记录。本书是对梁、林的致敬,是对那段学术往事的“重现”,采取的方式是“重走”。在书中,作者记述了自己“重走”的亲历亲见,结合对梁、林当年的调查报告等文献的征引,和现场拍摄的大量照片,详解中国古建的奥秘,阐发其历史和文化内涵,由此成就了一部古建筑知识文化普及佳作,也向读者发出了一封“访古邀请函”。
自少读红楼,而今人到中年,《红楼梦》于我不再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般的青春之书,而是随阅历丰富不断加深领悟的生命大书。近日读詹丹著《〈红楼梦〉通识》,欢喜赞叹: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识读物。读者不仅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欣慰,更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喜悦,一石击起千层浪,于心底泛起千般涟漪。我亦如是,且分享一二。
这是作家陈彦历时八年、九易其稿之作,书中围绕星空与半棵树两条脉络,对村镇生活的细水微澜进行了观照。既在基层公务员安北斗对星空的眺望下思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以之为镜反思社会;又在北斗村村民温如风为半棵树的申诉中挖掘细碎日常中,还原生活本相。在眺望星空与关怀大地的过程中,作者始终关注的是处在当下时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问题。这是一次乡村全景与基层社会生态的中国式书写,作家熟悉基层生活,善于细针密线地把故事讲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揭开了十余年间基层社会的复杂面相,乡村具体的山川地貌、经济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丰富内容尽在其中,也展示出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进而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的共同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