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妻子退休后,我家的一日三餐发生结构性变化,简而言之,就是提升了晚饭的地位。以前各顾各人,早出晚归,将就的时候多。现在我去上班,把她一个人撂在家里,同样是一天不见面,却有一种愧意。于是,下班绕道北街,时蔬交替购买,想着到家做一顿晚饭。
小酌一杯,也是延长晚饭的时间,将上班所遇,琐琐碎碎,一一拿来,向妻子汇报,讲些闲话下酒佐饭。丰子恺先生好像说过,野生时代,动物们必须快速将猎物吞进肚子,是防止狮虎猛兽抢夺,快速回到洞里,然后再吐出来进行反刍。年轻时候,孩子尚小,我们吃饭像打仗,没有功夫拖沓,三五口扒进肚子结束“战斗”。现在放慢晚饭的速度,是注重健康细节,往大里讲,是咀嚼人生了。
春节的内涵,充盈美德芬芳。换句话说,让美德拥抱春节,那春节的美德,无处不在,在我们内心、身旁、周围,根深蒂固,就像亲情和故乡,高天与厚土。
一个“走”字,有美德可鉴。传统拜年,以前讲究走,去看邻里街坊、亲戚长辈、朋友领导,上门拜访,才算拜年了。即使在大街上走着,遇见熟人,也要说许多恭贺新年的吉祥问候,以表达友好和快乐。春节走访,需要问候,即使兄弟姐妹,亲友邻里之间,平时产生隔阂,只要走时一声问候,就可消除矛盾。还有,婆媳别扭,兄弟纠纷,会在春节里一走,彼此心绪就会缓释,情感得到梳理。也正是在一个走字的礼俗上,让彼此宽容,相互谅解,心灵得到了沟通。
都卫星 摄
有人说:书店是理解生活本质的诗人,文案就是他们亲笔写下的书。此刻我正在看电影《书店》,影片格调清新,风景优美,拍得真挚感人且气象万千。看完后我内心直呼:世界最幸福的事儿,应该是在风景宜人、人烟稀少的小城有自己的书店吧。
“一本好书是一位大师的精魂凝结而成,书是必需品。”电影《书店》里的女主角弗洛伦丝静夜阅读,光影流淌,美妙的时分让她挨过艰难与孤独,并重温与丈夫共读的美好,这是曾经幸福的证明,也是她独立自强的标识。她深信“在书店里,人永远不会孤独。”秉承这样的信念,她才有勇气挑战彼时世俗的眼光。
除夕上午,将阳台上的落叶和杂尘清扫了一遍,扫净的阳台,看上去清清爽爽,心情也好了许多。那棵红木香的叶子黄了一些,也落了一些,小小的叶子,在花盆边落了一地,一一扫拢来,堆在一个大桶里,和上一些细土,堆放一段时间,便沤成了不错的花肥。我家阳台上其他花木的落叶,一般都是这样扫拢收集起来,堆沤成肥,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循环利用吧。下午,外面开始下起了小雨。除夕日的这场雨,算不算是春雨呢,或者是一场春雨的提前预演,是或不是,好像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一年中有那么几天让人们觉得是莫名亲切和充裕,恍如一下子成了时间的富翁,手头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挥霍”,用一年中辛苦打拼所得,去买几束烟花,或者包几个红包送给亲戚好友的小孩,那么,这一定是农历的春节快要到了。
还在腊月深深的时候,这种喜庆的氛围就被带动了起来,千家万户的屋檐角,挂上了红彤彤的大灯笼,堂屋的大门前则再次上演着“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景象,一个个带有“福”字的窗花,又重新飞到了窗玻璃上。又至岁末,再也藏不住那些埋藏心底的喜悦。
崔明启 摄
把日子过成段子,这种说法最初见到是在某家报纸上一个“幽默笑话”版面,刊发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小段子。后来是作家王小柔趣写市民生活先后出了两本书《把日子过成段子》中。
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有许多人把生活中的琐事,拍成了小视频发到网络上。原本是把有趣的生活与大家共享,现在根据播放量出现了收益。现在的短视频,即使有些是原创的,也是在反复排练,拍摄剪辑以后又发到自媒体平台上的,这样就提高了视频的质量,播放量自然就高。当然,不乏也有抓拍,最原版的那种。相比来说经排练、拍摄剪辑后上传的,质量相对高一些。既然播放后有收益,也就应运而生了团队运营。就像一部戏一样,先有剧本或叫文案,再有导演和演员,最后经过剪辑审核以后,提交发送。当然,团队有大有小,最大的不好说,最小的就是独角戏,完全是一个人自拍,集数角色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