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蔬为夜飧

高 峰

版次:A02  2023年01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妻子退休后,我家的一日三餐发生结构性变化,简而言之,就是提升了晚饭的地位。以前各顾各人,早出晚归,将就的时候多。现在我去上班,把她一个人撂在家里,同样是一天不见面,却有一种愧意。于是,下班绕道北街,时蔬交替购买,想着到家做一顿晚饭。

小酌一杯,也是延长晚饭的时间,将上班所遇,琐琐碎碎,一一拿来,向妻子汇报,讲些闲话下酒佐饭。丰子恺先生好像说过,野生时代,动物们必须快速将猎物吞进肚子,是防止狮虎猛兽抢夺,快速回到洞里,然后再吐出来进行反刍。年轻时候,孩子尚小,我们吃饭像打仗,没有功夫拖沓,三五口扒进肚子结束“战斗”。现在放慢晚饭的速度,是注重健康细节,往大里讲,是咀嚼人生了。

以前读苏轼《夜泊牛口》:“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飧,安识肉与酒”。苏轼笔下,晚饭吃的蔬菜,是因为那时乡村贫穷,没钱不识“肉”味。我们晚饭不吃荤菜,非有悲悯情怀,实在是为健康计。

莴苣产自东菜园,上市时,我隔天买两根,买的时候就把握了大小,只求适量不浪费。削皮、切片、再切丝,晚上只有这么一个菜,凉拌或清炒,直吃到盘中不剩一根青丝。莴苣做菜,有人烦在削皮,而我认为享受的正是削皮过程。不用“搜子”之类,直接上刀,顺着莴叶长的方向下刀,厚薄宽窄,功夫在刀外。明朝有个黄衷的诗人写《莴苣》:“传人将野苣,雨色尚萋萋。旧圃名春菜,繁根削夏畦。”看看人家,迫不及待,站在田畦就开削,那才叫情趣。

现在菠菜很少进门了,抖音上说菠菜虽然补铁,却含有大量的草酸,吃进肚里,与我们的钙质结合,妻子就信了。人到中老年,其钙也缺,又被无端夺去,此等口福,不享也罢。但是,我因为平常喜欢胡乱翻书,有一回看到张爱玲写的烧菠菜,因为太唯美而难以释怀,家里不准吃菠菜,我这里抄一下,以解馋意之美。她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写:“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其实又何必‘联想’呢?篾篓子的本身的美不就够了么?”

自从体检查出血糖、血脂偏高之后,我们就成了所谓降脂降糖类食品的疯狂追逐者。比如大蒜的作用,坊间都说得神乎其神了。早春时节,寿地人家,常有大蒜烧腊肉,吃的时候不觉得,待到稍后蒜苔上市了,蒜苔炒肉,脆嫩爽口。但是,想到一棵大蒜,只能抽出一根蒜苔,先不说抽的那种类似“活鹅拔毛”的感觉,如此纤纤细细,如果天下人天天吃蒜苔炒肉丝,得要种多少大蒜啊。

最近,下班回来,热衷熬粥,熬那种光光溜溜的、什么也不放的白米粥。一碗下肚,通体舒泰,暖身又安眠,同时还唤起包裹在身体里胃肠的记忆。

岳母在世的时候,立夏前后,是要腌大蒜头的。青嫩蒜头,一般剥皮而不掰瓣,浸泡、沥水、撒盐、颠簸、投入瓷坛。此菜坛肚大腰圆,系紧坛口后,将它横放在堂屋地上,大人回家忙活,没有功夫,走过来走过去,伸上一脚,如此摇晃,坛子滚动,半圈一圈,坛内盐汁,均匀浸入。那些天,家里家外,都有一股大蒜的辛辣味。但是,要想吃,没腌到时候,是不能性急的。我几乎年年想要吃一次亏。在大蒜这只老虎还没有被盐驯服野性的时候,一口下去,有气冲斗牛之势,从舌后根直到食道胃肠,针刺刀剥,翻江倒海,张口伸舌,跺脚求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脾性慢慢收敛了,由辛辣嬗变为一种诱人的蒜香。今年因为疫情,出门有一层口罩隔着,气味再大,只有自己闻到,于是,更加放纵了对腌大蒜的口腹之欲。

同样是大蒜,我们的享用是低层次的。“大家”就不一样了,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写道:“有一天看到店铺外陈列的大把紫红色的苋菜,不禁怦然心动。但是炒苋菜没蒜,不值得一炒……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着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呼呼的苋菜香”。

“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我把这样的文字抄纸上,烧成灰,再化水里吞下,即使解了惊艳的口渴,也挽救不了我想象和表达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