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近日,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31项、扩展项目16项,寿县保义二月二龙灯会(民俗)入选项目名录。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活态传承”新路径,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让非遗走进群众、融入生活,增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感,让“非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王天义
“听说中央公园改造完成全面开放了,今天刚好是周末,带儿子来四季花谷和梦想沙滩玩玩,环境真的是很好。”5月28日上午,在淮南中央公园梦想沙滩儿童游乐区,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有不少运营人员在开展设备检修,也有安保人员在各处巡查,感觉管理很精细、很规范。
本报讯 为有效应对常态化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疫情防控新形式,降低群众负担和社会成本,根据安徽省统一部署,自2022年6月1日起,我市第8次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进行调整。
降低新冠病毒相关检测价格。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核酸检测项目单人单检最高限价16元/人次;多人混检最高限价3.4元/人次。抗原检测项目最高限价由15元降至6元,此价格公立医疗机构不得上浮,下浮不限。
5月27日,在凤台县古店中学,消防员向学生传授防溺水安全急救技能。暑假即将到来,凤台县古店中学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消防员通过宣讲防溺水知识、传授防溺水安全急救技能、传授心肺复苏方法等形式,增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自救能力。
本报讯 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为增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传递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爱水理念,日前,我市开展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走进洞山中学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节水护水好习惯。
活动中,老师以班会形式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节水教育课。讲课开始前,市节水办工作人员为同学们播放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宣传视频,细致介绍了《行为规范》的出台背景和具体内容,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聆听,认真学习记录。随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水资源的重要性、淮南水情和节水小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把节水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倡导适度用水、循环用水,引导学生自觉增强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实践。老师还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课后小任务,鼓励学生向家长普及节水知识,传播节水理念,辐射带动身边人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
本报讯 八公山区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防汛抗旱工作强化责任落实,落实落细措施,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该区强化组织领导,第一时间调整区防指和各镇(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名单,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双指挥长制和包保责任,明确淮河堤防、水库、隔堤等重要部位责任人,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组织领导,做到责任落实全覆盖。修订预案方案,组织修订区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动态调整防汛重点,针对在城区内涝、建水利工程等细化实化防范措施。指导督促镇(街道)、有关部门修订完善各类专项预案18个、各村(社区)修订简明实用专项防汛处置方案42个。全面排查隐患,印发全区《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结合疫情防控,对全区范围内重点区域部位、重要设施设备开展线上线下汛前隐患检查。共检查发现9个重点单位18处隐患,建立工作台账、隐患清单,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限,督促整改。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做足应急准备,设立区级消防救援、企业、民兵等应急救援队伍14个198人,落实216个基层网格防汛减灾责任人,组织基层巡堤查险员536人,根据防汛需要对口支援调配,实现应急联动。全区配备木桩、编织袋、救生衣、发电机、帐篷等防汛救灾物资30多个品种,采取区级防汛物资库集中储备和各乡镇街道分散储备的形式,方便应急调配。同时,强化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沟通机制,依托现有防汛抗旱信息系统,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实时共享。
当小朋友出现在泳池、浴缸、开放性浴场、水塘等场所时,家长千万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要集中注意力做到“有效看护”,家长要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可以及时施救。
如何做到“有效看护”,可以牢记以下8个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本报讯 近期,淮河淮南段防汛步入实战阶段,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时刻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切实做好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确保防汛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责任堤坝。成立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工作,要求基层各单位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突击队,建立并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筑牢防汛责任堤坝。
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