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第03版:淮河
沈国冰
大约是1995年深秋的时候,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和学界一位前辈经过武王墩附近。
那个时候,武王墩所在地还属于合肥市长丰县,对于淮南市而言,虽然近在咫尺,却显得既遥远又陌生。
这位学界前辈遥指不远处一个高高隆起的土墩,对我说:“这里埋着一位楚王,就是把楚国都城迁到寿县的那个楚王,考烈王。”
寿州地跨淮河,平畴铺展,土壤肥沃,沟河纵横、山水相依,位于中国南北方地理气候自然分界线上,襟江带汝,北据河洛,南卫建康,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是军事重镇,更是人才辈出之地,在这片大地诞生了众多清廉耿介之士。孙叔敖、时苗、邓艾、刘仁赡,胡质、胡威父子及宋代的吕氏家族等诸多历史知名人物在此地域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清廉人生篇章,被后世景仰。而明清时代此地又出了一个名叫汤鼐的御史,至今仍为世人称道。
古道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据周制“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馆有委积”,可知我国先秦时期的道路交通已具相当规模。
春秋时期,列国多在中原地区。寿春地处南北要冲,故古道多经于此。诸多史书已载明寿春水陆古道,东晋伏滔在《正淮论》中称:“寿阳东连三吴之富,南引荆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百;西援陈许,水路不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