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第02版:要闻
本报讯 10月23日下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16次学习会议。市委书记任泽锋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儒江,市委副书记时志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上,专题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市领导陈儒江、时志远、范伟军作研讨发言,市领导蔡宜骅作书面发言。
本报讯 10月22日至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分别赴市消防救援局、大通区,督导调研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情况。他强调,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消防救援局,张志强实地观摩消防装备、训练设施与实战化训练操法,主持召开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听取有关汇报,研究产业发展规划。他强调,发展应急装备产业是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举措。要坚持规划引领,聚焦煤电化、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消防救援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明确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构建“一区、两园、多点”应急装备产业空间布局。要强化创新驱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力量,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机制,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10月21日,“淮河001号”甲醇动力新能源船舶在武昌造船厂开建,有望于2026年初在千里淮河扬帆启航。
“‘淮河001号’由中国船舶工业‘国家队’武昌造船厂与淮南煤化工园区联手打造,武昌造船厂承担建造重任,煤化工园区发挥年产210万吨甲醇资源优势,为船供应精制甲醇燃料。”淮南煤化工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淮河001号”的建造,既是淮河流域航运动力系统绿色转型的重要突破,也是我市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向高端制造跃迁的积极探索。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走进今日的淮南,你会感受到质量带来的深刻变化:一碗鲜香的牛肉汤,具有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让你吃得开心更放心;2024年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建设工程报建监督覆盖率、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均为100%,拔地而起的建筑更加坚固可靠;走进各产业园区,就能看见统一规划的厂房、高效智能的车间……
10月22日,雨后初晴,凤台县岳张集镇六院村种粮大户徐怀彪组织机械抢收水稻。针对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造成的影响,淮南市坚持抢字当头,科学统筹调度,全力以赴抢收抢烘水稻,抢抓农时压茬推进秋种。
本报记者 陈 彬 摄
走进潘集区平圩镇丁郢村,新铺的“彩虹沥青路”在朝霞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农家小院房前屋后花草葱茏。村头的景观塘碧波荡漾,几位老人正在新建的长廊里悠闲地活动着筋骨,享受着清晨的宁静。
这番景象,正是平圩镇聚焦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精准打出“环境提质+文化铸魂”组合拳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平圩镇以多维度整治行动与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不仅刷新了乡村的“颜值”,更厚植了文明的“底蕴”,有效提升了乡村宜居度与群众幸福感,探索出一条兼具“面子”与“里子”的乡村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