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第A01版:合肥都市圈新闻
  • 农家“小庭院”变身致富“聚宝盆”

    滁州日报记者 赵荣俊 戴晛天

    在天长市,一场“绿色革命”正在农家小院悄然上演。当地通过发展庭院中药材种植,让农家庭院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

    在金集镇黄桥村,68岁村民娄振玉家的庭院里,太子参枝叶繁茂,郁郁葱葱。6年前,富有经营意识、开办多年家庭玩具加工点的娄振玉转换产业致富模式——将自家祖屋旁偌大的玩具加工点改造成太子参、苦参种植园地,也正是因为这个转变,让他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娄振玉说,“过去我在家里‘小庭院’办玩具加工点,现今玩具业做大了,就鼓励儿子他们两口子在村里征地建厂兴办规模玩具企业了。我则将工棚改成种植太子参、苦参‘基地’,加上家里的菜地,现在种植面积达到2.23亩,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

  • 海外名校菁英人才对接会成功举办

    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科里科气”的创新风尚、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务实精准的政策支持……7月12日,“全球英才合肥行”——海外名校菁英人才对接会在中安创谷科技园举行。

    活动中,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的20名牛津大学等高校的学联代表和留学人才齐聚合肥,感受科创魅力,探访产业新势。

  • 麦地套种西瓜喜获丰收 奏响淮河畔“甜蜜乐章”

    据蚌埠新闻网讯 仲夏时节,在五河县新集镇三岔村临近淮河的200多亩麦地里,套种的西瓜迎来丰收。瓜藤翠绿,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掩映其间,长势喜人。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摘、过秤、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种了13亩左右的西瓜,主要是‘新农8号’这个品种。”种植大户张亚洲看着刚采摘下来的西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单个西瓜普遍在15斤左右,亩产可达5000斤。今年的市场价格不错,算下来每亩利润有3000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

  • 织密“小网格” 幸福升“满格”

    皖西日报记者 程传军 叶 飞

    连日来,在金寨县青山镇汤店村村部多功能活动室,以“暑期守护、博爱青春”为主题的“托管”活动火热开展。来自各大院校的大学生支教服务队,每天为村里留守孩子提供文化辅导,开展防溺水、防雷电、防诈骗等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据村党总支书记吴冬孜介绍,通过前期“百名干部联网格”收集的群众诉求,村里积极协调对接各大院校暑期支教服务队到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切实解决了暑期山区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让家长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农业生产上,深受群众欢迎。

  • 和襄高速牛山河大桥双幅贯通

    皖西日报讯 近日,和襄高速六安段牛山河大桥双幅贯通,汹涌宽阔的牛山河“天堑变通途”,二标三分部绕行路线最远的堵点正式打通。

    牛山河大桥位于金寨县南溪镇门前村,全长527米,横跨牛山河,河内四排矩形墩平均墩高达到70米,桥面共13跨,分四联,由130片40米T梁组成。牛山河大桥是和襄高速六安段二标三分部全线桥梁施工难度最大的关键点,面对下部结构施工遭遇牛山河汛期汹涌水流,上部结构架梁遭遇等级突变的横风,且时有超过5级风必须停工的情况,和襄高速项目团队采用钢套箱围堰辅助桩基施工、爬模墩柱施工、智能风速量测辅助架梁等技术,攻坚克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双达标。同时,推行安全“穿透式”管理,强化管理人员与现场作业班组的穿透融合,合理构建网格化责任体系,安排专职安全员对架梁作业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 桐城棋盘岭伏击战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据桐城新闻网讯 1938年9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在桐城棋盘岭2次伏击日军运输车队,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者,有效支援了武汉会战。棋盘岭伏击战作为新四军八大经典战例载入新四军军史,并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棋盘岭位于安(庆)合(肥)公路、桐城城南9公里处,因地形高低起伏,岭洼如同棋盘而得名,今属范岗镇棋盘岭村。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