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有一条乡路,总是让人魂牵梦萦;有一幅底稿,总是让人回味终生。那条乡路,尽管泥泞而曲折;那幅底稿,尽管黑白而粗糙,正是这样的乡路和底稿,构成了故乡底稿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的家乡在淮河岸边,和大多数人的故乡一样,普通得像一粒尘埃。两条土路的尽头,一条连接潘谢公路,一条连接毛张公路,那是全村联通外部的主干道,也是必经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这是我儿时记忆里司空见惯的场景。就像今年一句温暖的流行语一样,车头是生活,车尾是故乡。出村的路是生活,回村的路是家乡。这条路,构成了故乡底稿的“气眼”,模糊而又直入眼帘。
在景区,最具魅力的是桃花源
恬静 幽深 烂漫
竹篱笆围着的院落中
古朴的茅舍,嶙峋的怪石
氤氲漫漫
在竹影中渲染
俨然天然氧吧
休憩的游人品茗聊天
尽情地一睹它的芳颜
主人是一对壮年夫妻
热情好客 兴致盎然
他俩身着秦朝服饰
彰显出远古的桃花源
谈笑声中
那对来自香港的情侣
晓军和爹下地,碰到王屠户牵着一匹瘸马。爹问:“这是杨老二的马呀?”王屠户说:“嗯,这马的腿断了,干不了活了,我花三百元买来,宰了卖肉。”
爹一把抢过缰绳说:“你转手给我吧。”王屠户摇头:“我还靠这马赚钱呢。”爹说:“我给你加五十。”王屠户转动小眼睛答应了。
春来,芽发,花绽。春鲜,多多。
食春鲜,不妨从一碗粥开始,一碗菜粥,一碗芽粥,或者一碗花粥。
菜粥,当以野菜为主,野菜才能更大程度上彰显一个“鲜”字。野菜多多,如荠菜、苦苦菜、刺儿菜、薄荷、白蒿等等。
野菜,一定要鲜,新挖取的,菜不隔宿,过宿则鲜味大减。新挖取的野菜,带着泥土的气息,携着春风的味道,青生生,嫩碧碧,其色诱人,其味溢香。春色、春香,尽数彰显在一棵新鲜野菜上。
真要在山野中找寻些趣味的东西,我认为还须得是故乡的山野。行色匆匆的旅程无法做到沉浸式的漫游体验,故乡的山野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却有在风中絮语的草木以及在石缝间流淌的悠然岁月。山野之趣需以赤子之心慢慢丈量,才能寻得深藏其间的灵韵。
故乡那些岌岌无名的小山,隐逸于连绵的山脉之中,像是一座座未被寻访过的宝藏,最能让人收获一些惊喜,捕获一些感动。陌生无名的山野,人们在心理上往往已接受它平庸的现实,如若偶然间在山野中发现了别致的趣味、别样的美丽就会欣喜不已。强烈的反差造就了未知的美妙,让人回味无穷。都说未知是神秘的,对于山野拾趣而言更是如此。
诸多食材中,葱姜蒜的地位是卑微的,不要说和名贵的海参鲍鱼之类无法相比,即便放在菜蔬中间,弟兄三个的相貌也不出众,是再寻常不过的平民百姓。
葱姜蒜性格泼辣,窜劲十足,可谓是调味菜蔬中的“三剑客”,不过它们天生就是做调料、辅料的命,以葱为例,顶多也只是在葱爆羊肉、葱烧蹄筋等寥寥几个菜品中,当一回主料,虽然细爽柔滑、入口极佳,但主料毕竟不是主角,个头再大,身材再壮,也很少独自成为一盘菜。不过,无用乃大用,越是最不起眼的东西,往往也最不能缺少,葱姜蒜就是这样。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再高贵的珍馐菜肴,如果少了葱姜蒜的“锦上添花”,不能说寡淡无味,至少是有所欠缺。能把配角做到极致,达到圆满,不能不说是葱姜蒜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