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4日 第A02版:理论视界
  • 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内核,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能够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提供动力、释放活力,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向前发展。

  • 挖掘本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需要注意的是,乡村和城市不同,需要的人才并不需要那么“高大上”,实用最重要。在人才振兴过程中,特别不能忽视对本地农民群体中本土人才的挖掘。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这份意见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 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优化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夯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民营企业顺应高质量发展大势,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 深化治理体系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基础性地位,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的实践表明,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和数字赋能是重要的治理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效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对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