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4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十二届五次常委会在淮召开

    本报讯 7月13日下午,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十二届五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在寿县展业酒店召开。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罗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马文革出席会议并致辞。九三学社省委专职副主委范立新,副主委何庆瑞、李兵出席会议。

    罗平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省九三学社正深入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要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主题年”活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履职担当的新作为新成效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安徽九三新贡献。

  • “红黄榜”激励委员建言 “直通车”畅通委员履职

    “店集贡米通过评审,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对打造潘集区品牌农业、提升潘集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潘集大米商会会长潘洪波告诉记者。

    店集贡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得益于潘集区政协《关于潘集大米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区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对潘集大米的历史文化渊源、产业发展前景、种植土壤特点进行充分论证,经过各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店集贡米顺利通过评审。

  • 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氛围

    本报讯 7月1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涛调研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刘涛先后来到安徽省顾桥醋业有限公司、凤台县顾桥镇安置区水厂“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农村供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刘涛指出,要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主动送法上门,扩大宣传实效,营造依法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要把人才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持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要持续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要持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改进乡村治理,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 深入走访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本报讯 7月1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斌率队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沈斌一行先后来到谢家集区通霸新能源科技和新南港汽车零部件在建项目、淮南高新区云谷大数据产业园区和芯视佳公司、淮南经开区健坤制药在建工地和文峰电缆,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企业生产技术、产品营销、项目进展等情况,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反映的融资困难、政策支持等诉求,现场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 暑期托管班 孩子有“趣”处

    暑期,田家庵区83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托管班,设置创意绘画、手工、书法、乒乓球等课程,为家长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问题,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度过快乐假期。图为洞山街道锦里社区志愿者向孩子们传授乒乓球技巧。

    本报记者 李东华

  • 扎实推动土地利用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讯 7月13日下午,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暨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副市长张劲松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土地整治工作和耕地保护有关情况以及“非粮化”和农村违法用地建房和工业低效用地清理处置进展情况,并进行了相关工作部署。

  • 以培训强业务 以实战练精兵

    本报讯 日前,淮南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召开。市经普办、各县区经普办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重点乡镇业务人员共120人参会。

    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人员,落实责任,选优配强普查员队伍,做好人员信息管理,科学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要按照要求,在省经普办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两员”选聘及信息导入工作,下载企业微信客户端,及时推送给普查机构人员和“两员”,尽快组织完成各级业务和系统培训。要“完整覆盖”“不重不漏”划分普查区,重点是要做好绘图工作人员的确定、普查区边界的核实、飞地情况和大型建筑物的摸排等工作。同时,各地要按照时间要求上报相应材料。

  • 大手拉小手传播文明旅游理念

    本报讯 “各位游客,天气炎热,请注意防暑降温。”暑假期间,家住淮南高新区的孙女士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了八公山风景区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向游客散发文明旅游折页,宣讲文明旅游知识,传播文明旅游理念。

    “请问,八公山地质博物馆在哪儿?”“你好,汉淮南王宫怎么走?”志愿者们格外忙碌,既要提醒游客注意旅游安全,又要热情解答游客关于交通、景点、行程等各种问题,变身景区的“活地图”“好导游”,游客纷纷为他们点赞。“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让他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文明旅游就是身边的事,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文明旅游好习惯。”市民孙女士说。

  • “当下改”与“长久立”

    (上接一版)这启示我们,在抓实整改上必须立行立改,盯住不放、持续用力,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整改到位,把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做到“件件有反馈、事事有落实”。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对于那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容易反复出现的问题,关键要推进“长久立”,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就拿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来说,曾经“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新时代以来,治污、减排、理水、禁渔,盯紧一个个突出问题加速整改;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制定出台《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夯实长江大保护的制度基石。正是因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护航“一江碧水向东流”。实践表明,不论是改的措施,还是立的制度,都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不在形式花哨,而在务实管用,不在内容繁杂,而在力求实效。整改方案要细,建章立制要实,才能使“当下改”有“规”可依,让“长久立”有“章”可循。

  •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盛夏7月,我市秋季征兵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各级征兵工作人员向辖区内广大适龄青年发出震撼召唤:祖国喊你来参军。同时,站在人生发展选择“十字路口”的适龄青年,也认识到参军入伍既能在部队历练成才、建功立业,又能获得政策优待、提升自我,让人生拥有更多选择。

  • 检爱同行,奔波千里挽救迷途学子

    为帮助两名误入歧途的大学生,谢家集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马玉新奔赴千里之外的贵州,实地调查走访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等,为相对不起诉作准备。“我们的一纸决定可能会改变两个人的一生,我们只是付出一些长途奔波的辛苦,这并不算什么!”近日,谈及这次贵州之行,马玉新深有感触地说。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