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传播文明旅游理念

版次:02  2023年07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各位游客,天气炎热,请注意防暑降温。”暑假期间,家住淮南高新区的孙女士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了八公山风景区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向游客散发文明旅游折页,宣讲文明旅游知识,传播文明旅游理念。

“请问,八公山地质博物馆在哪儿?”“你好,汉淮南王宫怎么走?”志愿者们格外忙碌,既要提醒游客注意旅游安全,又要热情解答游客关于交通、景点、行程等各种问题,变身景区的“活地图”“好导游”,游客纷纷为他们点赞。“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让他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文明旅游就是身边的事,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文明旅游好习惯。”市民孙女士说。

文明旅游体现在一言一行间。志愿者的行动,带动游客自觉爱护环境。大家主动将饮料瓶、果皮、瓜子壳等垃圾放到塑料袋里,然后统一扔到垃圾桶里;带孩子游玩的家长,主动教育孩子不翻越围栏、不攀爬树木、不乱丢垃圾,自觉爱护树木、珍爱环境,争做文明旅游小使者,共同守护美丽景区,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