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大国家战略。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 5月1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对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进行调研督导。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做细做实做精双拥工作,凝心聚力共谱双拥新篇章。淮南军分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魏筱春,市政府秘书长戴宜斌参加活动。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日前,淮南高新区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项目一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比计划工期提前21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产业园里工人正在进行外立面玻璃幕墙清洗、栽植各类苗木。
淮南高新区的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项目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上海英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在淮南高新区投资20亿元,分三期建设的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笔记本电脑年出货量300万台,预计年产值50亿元。
1923年12月,中共小甸集特支在寿县小甸集小学正式成立。特支共有8名党员,是安徽省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这8名党员早期投身革命时家境都颇为殷实,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非迫于生计,而是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在组建特支时,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2岁。在随后漫长而艰辛的革命道路上,面对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他们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史学习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常学常得!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长效化落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淮南日报社联合开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专栏,并从即日起,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更好地从卓绝奋斗中感悟初心使命,在传承赓续中坚定理想信念,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奋斗,务实力行,激发担当实干的强大动力,为加快淮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毛集实验区夏集镇朱岗村村民王某,因肺癌入院治疗,医疗费用近20万元,经医保报销后,个人累计自付5万元。市民政部门通过共享医保部门数据,对有大额医疗费用支出人员及时进行预警。为保障王某基本生活,对其进行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8052元,同时将该户纳入农村低保A类保障。
5月11日,中兴路下穿铁路立交桥施工现场一片火热。该工程位于洞山东路与朝阳东路之间,道路全长约580米,下穿立交桥采用五孔分离式箱形桥设计,总投资约2.6亿元。项目开工以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全力抓好安全、质量、环保和进度管控,并引入“赛马”机制,推动工程建设安全、规范、快速进行。 本报记者 陈海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