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8日 第03版:理论视界
  • 我们党领导淮河治理的历史经验

    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后,淮河逐渐演变为一条灾害频发的“害河”。晚清至民国,虽有导淮之举,但收效甚微。中国共产党对淮河治理高度重视,早在1940—1944年的抗战时期,我们党就领导成立淮北苏皖边区水利委员会,组织实施疏浚安河、修复蚌埠至五河段的淮北大堤等一系列淮河治理工程。1946年,中国共产党组织民工在新解放的苏北修筑里运河大堤,受到当时联合国救济总署代表的称赞:“共产党领导的运河春修工程,修得很好”(戴树义:《解放战争时期的里运河》,《淮河志通讯》1985年第3期,第35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对淮河的系统治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了治理淮河的方针:“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具体措施是:上游修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中游蓄、泄兼顾,按照最大洪水来量,一方面利用湖泊洼地,拦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下游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同时巩固运河堤防,以策安全(吴春梅:《从“导淮”到“治淮”——我国治理淮河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2日)。

  • 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全面阐述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求真务实的报告,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具有深刻历史洞察力、重要理论引领力、强大实践指导力的报告,更是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纲领性文献。

  •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一重要阐述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