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钱老板家廊檐下的那对燕子夫妻也飞回来了。
和往年一样,它们一回来就忙着衔草修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可谓夫唱妇随。
钱老板的饭店开在乡集上,店面正对着人群熙攘的街道。几年前两口子买下这套房子开饭店,开春正忙装修时,一对燕子飞来了,绕着院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不知意欲何为。
一朵喇叭形鲜花盛开
一只肥硕蜜蜂悬停
蜜蜂像图钉
将这幅花的特写
按在春天的墙壁上
只是“嗡嗡”之声
被缕缕沁人心脾的花香
烘托得更加悦耳动听
弄不清是蜜蜂
在吹着花朵的喇叭
还是蜜蜂原本就是
花朵喇叭吹出的
一颗表现力十足的音符
抬头望望天空
那在骀荡春风中
尽兴畅游的风筝
以往坊间俗语“敲定”与书面语“约定”几乎同义,但用得宽泛很多。
唐朝白居易“遣怀”时光飞驰,写下诗句“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巨匠下笔,后人读到“约定”就必须咬文嚼字中规中矩。而“敲定”简单明了直接得多,张口就来,譬如价格、日期、款式、场地、时间等等,“敲定”了就是“规矩”与“方圆”。用手机点外卖,选了何物何时摁下“确认”,超时就能投诉当然也请多多谅解,小哥都不容易。如今无论社稷街肆雅集还是民生鸡毛蒜皮,多会有如团队、协作、流程等新名词,用俗话说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拜天地、入洞房,一前一后不能抢,没有‘敲定’肯定乱”。所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一说“敲定”应该“都懂的”。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家乡盛产绿茶。春分刚至,茶农们便张罗采茶制茶了。随着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缓缓而来,采摘的鲜叶由贵到贱,制成的茶叶价格从高到低。自然而然,称谓也不尽相同。
习惯上,清明之前采制的统称明前茶。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极品。清明前,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发芽数量有限,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经过一个冬天的滋养,明前茶饱蕴天地精华,滋味清纯,让人萌生“从来佳茗似佳人”的感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惊蛰惊万物,百花次第开。此时,春意最浓,人间进入一年中“花事”最盛的时间。如果春天一定要忙的话,也是为花而忙。
“一年春景莫错过,最是花开好看时。” 趁周末,邀三五好友,扶老携幼,大手一挥,走,看花去!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去上山赏花。
列车迎着春风,从羊城出发,风驰电掣驶向申城。流动家园的旅客们,一个个归心似箭。疫情三年,春晖没回老家,这次携妻儿与年迈的父母团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留守家园的父母也许满头白发,父母用老年机,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因此,春晖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