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第03版:理论视界
  •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通知》,9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第五卷的出版对我们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新征程上党的历史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重大意义。

  • 人工智能多维助力 让社科普及“活”起来

    近年来,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从数字革命到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从航空航天到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应用,人工智能凭借优秀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帮助人们完成了各类复杂的工作,真正实现了科技造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在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传播领域,人工智能对社科知识的生动呈现、广泛传播和深度互动也拥有出色的表现,呈现多维赋能的特点,使其传播范围更广、实效更强、效果更好。

  • 莫让“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担”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形式主义在基层有多种表现形式,数字形式主义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各异的数字形式主义束缚手脚。

  • 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救灾“主动仗”

    公共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面对各类自然灾害,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重要理念,亲自谋划部署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为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指明了行动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我国受此影响引发的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呈上升态势。传统“灾来应对、险至动员”的应急模式,存在应对效率滞后、资源整合不足、基层能力薄弱、社会力量未充分激活等短板,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灾害风险。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必须摸清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底数,集中整治,加强防范,向“灾前预警”和“主动防控”转变,筑牢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救灾“主动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