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3日 第A01版:高新区新闻
  •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本报通讯员 梅 艳 王诗尧 本报记者 李东华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淮南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双减”政策为契机,通过政府高位推动、资源深度融合、课程创新开发、活动品牌打造等举措,构建了全域联动的科学教育生态体系,为教育强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 “淮畔课堂”提升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品质

    本报讯 日前,由淮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淮南高新区“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发布暨项目启动仪式在淮师附小山南校区举行。

    开展“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旨在通过挖掘淮南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产业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政策引领、本土赋能、多方协同”的科学教育地方特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样本,进一步提升淮南高新区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品质,助力区域内中小学校科学教育深入开展,更好培育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 未雨绸缪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

    本报讯 汛期临近,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淮南高新区积极行动、提前部署,从完善防汛工作体系、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城市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全力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

    完善防汛工作体系。编制《淮南高新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南高新区排水防涝及群众转移安置预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部门应急分工,精准落实防汛及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新编制修订泉山、马厂等水库防洪应急预案,全面压实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四预”措施,确保防汛工作有章可循。

  •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学生成长

    近日,淮南高新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活动通过“防灾减灾”科普讲座、防溺水安全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普及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知识,进一步提升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筑牢平安校园防线。

  • 以“绣花功夫”守护公园美景

    本报讯 今年五一假期,淮南高新区如意公园建成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惬意与温馨。连日来,淮南高新区城管大队以“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努力为市民游客打造整洁、有序、安全的游园环境。

    为确保公园开放后市民游客能享受到良好的游玩体验,淮南高新区城管大队提前谋划,召开工作会议,针对园区外围流动摊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优化工作模式,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模式,通过网格化责任划分,对润水路、和悦街等重点路段实施有效监管,并在如意公园南侧出入口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00余米,引导游客有序停车,既当好市容秩序的“守护者”,又化身游客服务的“贴心人”,以精细化管理为游客游玩保驾护航。同时,加强环卫保洁,集中力量对公园北侧地块的遗留垃圾进行清理,并增加周边主次干道清扫和垃圾清运频次,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确保环境干净卫生,让游客在舒适的环境中畅享游玩乐趣。

  • 淮南高新区“三优化”赋能智慧生态之城

    本报讯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三优化”为抓手,在精筑公园体系、巧织口袋公园、创新共治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赋能智慧生态之城建设,持续擦亮城市生态底色,为居民打造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区。

    精筑公园体系,优化空间提效能。淮南高新区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累计建成人民公园、山南儿童公园、周集坝公园、如意公园等9座高质量公园,统筹推进全域绿色空间提质增效。2024年建成淮河大道、和风大街绿道17公里,串联8个口袋公园,形成3.9万平方米“绿色毛细血管”;2025年计划新增9处口袋游园、11公里绿道及4处成品公厕,构建“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生态格局。万茂湖公园通过水岸重塑、设施迭代实现“蝶变”,带动周边商贸区人流量同比提升40%;如意公园“五一”开放期游客超3万人次,通过“公园+运动”设计理念,将公园场地升级为各类运动场,植入市花月季作为景观特色,盘活公园周边土地,使闲置土地利用率提升50%,将淮南高新区中西部片区蜕变为功能复合的城市活力空间。

  • 社区治理学院赋能基层治理

    本报讯 近日,淮南高新区弘湖社区治理学院开班仪式在该社区举行。活动旨在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及相关人员提供系统的学习平台,培养专业的社区治理人才队伍,这也标志着弘湖社区在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提升治理效能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成立社区治理学院,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需求、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弘湖社区负责人在开班仪式上介绍,社区学院成立后,将积极对接、整合各方资源,引智引力、挖掘内潜,打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切实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