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第A01版:合肥都市圈新闻
  • 创新潮涌千帆竞 科技赋能谱新篇

    四月庐州,春意盎然。在这片涌动着创新活力的热土上,一批科技企业正以技术为笔,书写着产业变革新篇章。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 “六安智造”何以扬帆全球“竞技场”

    皖西日报记者 储著坤

    从街头巷尾奔跑的“小电驴”,到突破“卡脖子”的“争气芯”,再到机械世界的“小齿轮”……六安高新技术企业一路“狂飙”,正以一种令人瞩目的姿态,将本土智造推向世界舞台。这背后,是科技创新与税务赋能的“精彩邂逅”,也是攀高逐新与精准帮扶的“双向奔赴”,更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4月22日至23日,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看税收 走基层”,探寻“六安智造”背后的“税动力”故事。

  • 桐城:特色食用菌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据桐城新闻网讯 桐城市立足山区自然资源优势,以特色食用菌产业为抓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让小菌菇成为富民强村的“金疙瘩”。

    在黄甲镇石窑村的高山木耳种植基地,饱满肥厚的黑木耳缀满菌棒,长势喜人。采摘工动作娴熟,双手翻飞间,成熟的木耳便被收入桶中,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黑木耳不仅充实了村集体的“口袋”,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 下好“一盘棋” 绘就“同心圆”

    滁州日报记者 汤圣彬

    近年来,滁州市通过统筹协调、帮扶合作、强化保障等务实举措,推动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市19个民族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70万元,其中12个超100万元、1个超200万元,民族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省民族乡村平均水平。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