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第03版:理论视界
  • 在守正创新中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的重要任务,对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遵循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承思路、传承话语、传承机制和传承形式等方面。

  •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鲜明特征与建设路径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物质基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不断丰富、特点更加鲜明。

  • 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党内法规,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新征程上,只有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以党内法规的刚性落实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才能把法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在社区内嵌入优质、专业养老服务资源,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满足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的需求,不仅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还能让优质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这既是有效发挥社区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