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安徽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这一重要指示,为安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民营经济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文件也对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今年伊始,从宇树科技的“秧歌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到DeepSeek(深度求索)横空出世引发世界瞩目,无一不折射出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锚定方向,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并促进技术的迭代升级。两者充分融合,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是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基础。实践和经验表明,重点群体就业既有一般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需更加注重增强就业的适配性和稳定性。
首先,总量压力较大。我国每年有超1600万城镇新成长劳动力、11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另外农业劳动力仍有转移空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解决好数量庞大的重点群体就业问题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