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4月9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期中率队开展全市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调研。
赵期中一行先后来到淮南高新区春申里项目、潘集区平圩镇污水处理站、淮南煤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实地调研扬尘治理、污水收集处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等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市生态环境局、淮南煤化工园区等单位相关情况汇报。
本报记者 何婷婷
在思想引领上唱响“最强音”,在服务发展上勇做“奋进者”,在家庭建设上涵养“和谐风”,在维权关爱上构筑“防护网”,在夯实基层上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谢家集区妇联在上级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思想引领“三个平台”,抓好组织建设“三个覆盖”,把牢维权关爱“三个重点”,有力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守正创新,各项工作赢得区委、区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谢家集区妇联先后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安徽省妇联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先进县区”等殊荣,近期又荣获“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本报讯 4月9日下午,网上“淮南政协书院”委员读书活动表彰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秘书长吕习明主持会议。
会议宣读了表彰通报,对10名2023年度市政协读书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受表彰代表在会上发言,交流了读书的体会与收获。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4月9日上午,市直机关2024年第一批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实训基地开班,来自市直各单位的80名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班为期三天半,坚持专题授课、参观学习、交流研讨相结合,开设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效》《党支部建设工作实务》等专题,并将赴毛集党史纪念馆、臧巷村村史馆、经开区创业园参观学习,同时围绕“如何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赋能推动本单位中心工作高质量落实”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提升市直机关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
4月8日,安徽恒远电子称重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生产车间焊制智能称重设备产品。安徽恒远电子称重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产品制造、销售运营、综合服务与一体的专业集成型智能称重设备服务商,是国内大型智能称重设备制造厂家之一。公司在煤炭、化工、垃圾处理、水泥、电力、矿山、建材砂石、公路、港口、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中,有效地满足了客户智能称重需求。
本报讯 4月8日至9日,“春游江淮请您来”媒体采风团走进淮南,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安徽)、安徽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两天时间里,记者们深入寿县、毛集实验区景区景点实地采风,领略楚风汉韵,感受山水之美,感知淮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春游江淮请您来”媒体采风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通过邀请媒体记者实地采访,发掘各地市文旅发展新亮点,利用移动传播、视频传播、互动传播、社交传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大美安徽的知晓度美誉度,实现“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
本报讯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教育就业帮扶政策,确保经济困难家庭不因学返贫致贫,凤台县大兴镇围绕相关工作,切实扛起监督责任,全方位助推开展2024年春季“雨露计划”教育补助工作。
政策宣传到位,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过村务公示栏、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大力宣传“雨露计划”相关政策。
本报讯 4月8日,淮南市第三届集体协商技能竞赛举行。竞赛以“协商共识 和谐发展”为主题,由市总工会主办,全市各县区工会、市直工会12支代表队参加竞赛。
竞赛旨在全面实施集体协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稳定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权益。竞赛以给定案例为背景,针对协商议题分企业方和职工方协商代表进行现场模拟集体协商,考察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掌握、协商技巧的运用及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的能力水平,参赛队员涵盖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企业工会委员会委员或职工代表等。
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涉企审判团队、民一庭、泉山法庭的法官和法官助理们抱着法徽和卷宗,将庭审现场搬到一个个居民小区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便捷。图为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在东苑小区公开审理了一起因居民楼加装电梯引发的纠纷案件。
本报讯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凤台县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聚焦营造林增绿、强管理护绿、重经营活绿,扎实开展省级森林村庄创建,着力打造绿美家园,实现产业富民强村,推进林业生态乡村振兴。
结合绿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凤蒙路、凤利路等城乡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凤台县积极整合资金及人力物力等优势资源,聚焦乡村绿化美化,有效提升了村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绿量,为实施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储备物质基础。该县明确一名县级林长每季度督查全县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工作,每村由一名乡镇级林长主抓,各村均配备了一名技术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选调精兵强将,安排林业科技特派员分片负责,按照创建技术要求全程指导,着力提高群众林业生产技术水平。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分别在双湖村、汤庄村等地举办中山杉培育、果树栽培修剪培训班8期,培训群众210多人次,为森林村庄的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持。以林路水“三网”绿化为基本面,凤台县精心编织村域绿网,以乡村道路、河渠塘坝、农田林网为框架支撑,合理布局、统筹绿化,打造覆盖全村的绿色林网,着重建设道路林带和河渠林带,构建完整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实现路相通、沟相连、田成方、林成网。结合营造林活动,对标创建指标,凤台县组织开展增绿补绿、建绿扩绿等创建活动,对枯死、缺失的树木及时进行补植,维护森林村庄的整体绿化成效和美感度。加强村庄四边空闲地绿化,部分地段种植观赏苗木花卉,每个村发放果树苗木600株以上,栽植于农户家前屋后和菜园内,达到村庄四季有花有果的绿化美化效果,实现中心村更绿更美、普通村绿美提升、道路河渠应绿尽绿、荒地应造尽造,村域绿化覆盖率、道路河渠绿化率和村庄林木绿化率分别均达45%、90%和28%以上,村庄植绿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