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第A01版:淮河生态经济带新闻
  • 膜材“小巨人”紧握“金刚钻”

    “9微米、8微米!锂电池隔膜厚度上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膜材发展的新刻度。”11月21日,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崭新的无尘车间内,新投产的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稳定运转,公司研发骨干、副总经理李汪洋难掩兴奋:“只要市场有需要,我们这里生产的膜还可以更薄。”

  • “通江达海”风帆劲 “扬货扬出”逐浪来

    汽笛轰鸣、船只穿梭,初冬的扬州港一片忙碌。“内港池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扬货扬出’综合通货能力。”扬州港务集团副总经理李舵告诉记者,今年1—10月,扬州港货物吞吐量同比上升2.63%。

    “越来越多扬州企业选择货物从本地港口直接上船出境,‘扬州制造’真正实现一港直达、联通江海。”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夏正东介绍,如今扬州港“能力圈”辐射苏、鲁、皖、川、鄂、赣等地,通达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早已成为对外开放、集聚外资、商贸流通的重要窗口。

  • 安徽省首座220千伏半户内变电站投运

    阜阳日报讯 11月21日,在临泉县田桥街道境内,国网阜阳供电公司220千伏流鞍河变电站正式投运,这是全省首座220千伏半户内变电站。

    据介绍,该变电站是国网模块化2.0版示范站、全省2023年迎峰度冬重点工程。作为全省首个半户内变电站,该站除主变压器及220千伏、110千伏避雷器以外,其余设备均布置在户内。比起传统变电站,占地面积更小,充分体现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约环保、节地投资的建设理念。

  • “皖北川藏线”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皖北川藏线”是淮北市新打造的旅游风景廊道,北起淮北市杜集区梧桐村,南至烈山区黄营村,全长89公里,沿途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内涵丰富,配套建设有观景平台、观景亭、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将淮北烈山东部的南庄野杏林、榴园4A景区的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龙脊山自然风景区等景观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山水风景线、产业发展链和全面振兴路。

  • 盐城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新华日报讯 11月25日晚,国内首个全自动化渔业码头、由中国铁建投资建设运营的国家中心渔港——盐城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改造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16座突堤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为该渔港实现扩容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黄沙港渔港位于射阳县,正在推进的二期工程,是盘活多年闲置土地、发展渔旅产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我省构建首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成全国首座全自动渔业码头、华东地区重要渔船停泊港及渔获集散地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可满足400马力大功率渔船全天候进出港、1000艘以上渔船日常停靠装卸、3000艘以上渔船进港避风。

  • 滁州:产才融合,构筑“智汇”新高地

    近日,滁州“千企百校行”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吉林大学,滁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现场向青年学子发出人才邀约,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协议。作为滁州市的“新时代人才强市合伙人”,吉林大学近年来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滁州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滁州市依托光伏、半导体、智能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建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机制,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产业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局面。今年以来,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510多位高层次人才来滁创新创业,12万多名大学生和技术技能等人才逐梦滁州;4人获评国家级领军人才;连续两个季度获全省专项引才赛马第一。

  • 山东枣庄设立“鲁班工匠日”

    大众日报讯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鲁班工匠日”的议案》,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6月11日设立为“鲁班工匠日”。

    据介绍,枣庄是“工匠鼻祖”鲁班的故乡。近年来,枣庄市总工会以叫响“鲁班故里”、打造“工匠之城”为目标,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机制,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0万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超过7万人;已经培育出“鲁班工匠”“滕州工匠”“奚仲工匠”等工匠品牌17个。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