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强不强,首先要看其产品质量好不好,而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就是可靠性。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了增强制造业可靠性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水平、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柱,也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历史表明,节能对我国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增加企业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也将为锻造新的产业竞争带来新的机遇。
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我国连续在四个五年规划中把节能作为约束性目标,制定了一系列节能政策,全面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能源效率加快提高。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一批高耗能行业关键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已基本赶上了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