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0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 坚持依法保护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本报讯 5月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汇报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涛出席并讲话。

    在认真听取全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工作情况汇报后,刘涛指出,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根与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开创我市文物工作新局面。开展《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是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执法检查组成员要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掌握专业知识,熟悉文物情况,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执法检查报告,推动我市文物事业繁荣发展。

  • 管好“灯、水、路” 种好“花、草、树”

    本报记者 张 鹏

    我市市政园林建设部门以建管养为工作抓手,着力打造和谐城市、文明城市、安全城市,以创建文明城为工作契机,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养,推进市政园林建设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提升城市“颜值”。

    “灯、水、路”和“花、草、树”是城市的脸面,也是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我市市政园林建设部门围绕这六个字,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

  • 用心用情为残疾人谋福祉办实事

    本报讯 近年来,全市各级残联把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作为根本追求,用心用情为残疾人谋福祉、解难题、办实事,有力推动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加强助残政策部署宣传。制定印发《2022年度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召开全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推进会,全方位、多元化开展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全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部署安排,努力实现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全覆盖。

  • 提升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

    近日,凤台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在刘集镇10千伏王咀09线杨刘支线10号杆处开展支线杆改耐张杆及加装智能断路器作业。据悉,今年该公司将全面推进配电线路智能断路器加装专项工作,对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通讯员 吴 烽

    张小乐 摄

  • 全方位监管严把农产品产地准出关

    本报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日,位于寿县隐贤镇许圩村的寿县济坤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种植的豇豆开始采摘,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局质监科和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前往寿县,对即将上市的豇豆进行全方位监管,严把农产品产地准出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四个聚力”提升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本报讯 八公山区八公山镇坚持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着力提升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质效,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聚力政治引领,提升思想水平。该镇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教育。组织镇村干部集中观看党的二十大直播、《榜样》等专题节目,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区委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和专题研讨,组织广大党员充分利用“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等网上学习平台资源,随时随地开展自学。先后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读本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书籍4000余本。全镇各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送学上门”等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基层传达,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

  • 提升治理效能 筑牢平安根基

    本报讯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持续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格局,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结合实际科学调整网格16个并加快完善“淮南市e治理”系统平台质量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网格员打卡率98%,上报事件2.8万件,办结率93.71%。

  •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廉政文化润心田

    5月8日,中煤新集公司技术中心党员在淮南高新区党建廉政文化园参观。近年来,该中心党总支不断创新主题党课形式,创新传播党建廉政文化,让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文化熏陶,筑牢廉政思想防线。本报通讯员 晓 胡 高陈亮 摄

  •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近日,记者在凤台县钱庙乡看到,家家户户楼房林立、户型新颖、整齐气派,房在树中、村在绿中,道路畅通、沟塘清澈、宅旁绿化、院落整洁、环境优美……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尽现眼前。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该乡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创造优美宜居乡村的切入点,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农村环境卫生、文明创建责任网络,以“整洁、优美、和谐、宜居”为原则,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摆在重要位置。发动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之战,奏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曲。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钱庙乡大力开展以清垃圾、清杂物为主要抓手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围绕‘实、好、久’落实农村户厕改造4300户,坚持改厕与污水处理同步推进。积极探索加强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全乡组建了200余人的保洁员队伍,确保农户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形象,用实际行动改变农村面貌,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