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5日 第03版:综合新闻
  • 摊有其“位” 创城有爱

    城市里,摊点经营户绝大多数为下岗、失业、失地、残疾等低收入群体,一个摊点往往维系着一家人的生计,事关弱势群众民生大问题。与此同时,摊点经营也带来随意占道、阻碍交通、卫生堪忧、流动难控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城市文明形象,一度成为城管工作的难题。

    管理摊点经营,是因噎废食、不留空间,粗暴执法、一哄了之,还是心怀温暖、手中有策,合理疏导、摊有其“位”,考验着行政执法部门的政治觉悟、为民情怀、行政举措和工作技巧。据悉,我市城管局落实创城为民、创城惠民的理念,创新提出了“流动摊点固定化、固定摊点规范化、规范摊点精品化”的思路举措,因地制宜推进实施各类摊点“安家”“帮扶”工程,推动摊点经营由“脏乱堵”向“洁净美”嬗变。按照“集中规范一批、就地安置一批、转岗帮扶一批、应季设置一批”的原则和方式,规范摊点经营,获得良好社会效果。

  • 接力捐献,托起生命的希望

    “我要和之前捐献的校友一样,把爱心传递下去。”9月13日,安徽理工大学毕业生、捐献者娄嵩说。8年多来,安徽理工大学先后有14位大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上演了一幕幕生命接力的感人故事,成为全省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多的高校——

    “作为安理工学生,虽然已离开校园,但我不会忘记当年许下的诺言。我要和之前已捐献的校友一样,把爱心传递下去。”9月13日,在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娄嵩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理工大学第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颗“生命的种子”将输入患者体内,让生命之花绽放。

  • 乡村旅游火爆 振兴发展正酣

    本报通讯员 廖天翼 本报记者 苏 强

    “从来没想到我们这样一个小村子能来这么多车、这么多人,咱们村越来越有希望了。”9月11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的高塘人家田园综合体走访,正在田园综合体停车场引导秩序的河沿村村民王三磊兴奋地告诉记者:“从低洼荒地到魅力游园,从杳无人烟到车水马龙,我们河沿村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乘势而上,不断凸显出自身优势,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实现了一个贫困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转身。”

  • 党课开讲了

    淮南联合大学驻八公山镇钱淮村工作队,充分利用自身高校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开展“党课开讲了”活动,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着力为群众办实事,改善村容村貌,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图为驻村工作队《党课开讲了》系列活动第二季近日开讲。

  • “口袋公园”:百姓生活新时尚

    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立春健身公园走访时,家住蔡新南路花园社区的赵立德老大爷开心地对记者说:“吃完饭,我和老伴就喜欢来这里遛遛,这里有娱乐聊天的地方,有运动健身的地方,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据了解,谢家集区首座口袋公园“立春健身公园”近日正式建成使用。该园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园内设有羽毛球场、健身器材和棋牌桌椅,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娱乐健身需求。记者在口袋公园逛了一圈,干净整洁的石板路、郁郁葱葱的树木,伴随着秋日的凉风,不起眼的小角落有了新面貌,为谢家集城市建设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

  • 清理“头顶飞线” 告别“空中凌乱”

    “这些线缆规整到一起后,不仅整洁清爽,而且安全!”近日,淮舜南路沿线的群众惊喜地发现,原先杂乱无章、纵横交错的空中“蜘蛛网”如今被捆扎得整整齐齐,视线所到之处,城市容貌变得更加亮丽,空间视觉变得更加通透。

    进入9月,淮舜南路线缆整治工作加码发力、强力推进,打响了一场最快速度的“攻坚战”、最强力量的“合力战”。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