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第03版:评论
  • 农文旅融合促农品热销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生活,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一环。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对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深化游购一体、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等,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释放农产品消费潜力提供了契机。

  • “一座难求”凸显公众学习渴望

    当下,到公共学习空间去学习日渐成为城市新风尚。有媒体记者发现,当前一些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公共学习空间“一座难求”。如何进一步建设、升级公共学习空间,让其“距离更近、门槛更低、服务更优”,值得城市管理者关注。

    城市的进步,不能只看高楼大厦的高度,也要看公共学习空间的温度。打造城市公共学习空间,契合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青少年可以阅读学习,年轻人可以为职业发展充电,老年人则能丰富晚年生活。不同年龄层的人因共同学习的目标在此汇聚交流,彼此增进理解包容。同时,从文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优质的城市公共学习空间彰显城市人文关怀与精神风貌,有利于吸引人才汇聚,为城市发展注入动力。

  • 规范住房 租赁市场

    隔断房、甲醛房、押金难退、虚假房源……近年来,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发展,但也出现不少市场乱象,困扰广大租客与房东。自9月15日起,《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将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活动,推动住房租赁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发 曹 一 作

  • 创业补贴贵在精准

    据报道,近来有一些“代办大学生创业补贴”的帖子出现在社交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有的中介机构以“稳拿补贴”为诱饵制造陷阱,将“暖心助力”做成了一门“黑心生意”,值得警惕。

    打开部分社交平台,有关大学生创业补贴的“攻略”“秘籍”频频出现。在其引导下,创业补贴似乎可以随意“薅羊毛”。一些中介机构一边用“高补贴”“零门槛”“白嫖”等话术诱导,一边通过伪造营业执照、虚构创业项目、收取高额“代办费”等手段钻空子。更有甚者,教唆学生提供虚假材料。种种行为不仅掏空毕业生的钱包,更践踏了政策善意。

  • 谨防“蹭热点”式诈骗

    每逢热门政策出台或热点事件发生,经常有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关注度和信息差,实施针对性诈骗。7月底,《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发布,诈骗分子在短时间内就布置好从引流到收割的完整骗局,不仅做出了高仿政务平台钓鱼网站,还利用“限时领取”“过期作废”等话术促使受害人做出不理智决策,可见其“蹭热点”手法之熟练,令人防不胜防。

  • 全民守护,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网络安全牵一发动全身,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没有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就无从谈起,人民的幸福生活也难以保障。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今年活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 乱 象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

    最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却是“微波炉厨房”。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照现做现炒的价格收取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

    新华社 发 王 鹏 作

  • 工厂游缘何火爆出圈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为工厂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过去看模型、听讲解的传统形式不同,当下的工厂游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体验。透明化的生产车间、真实的产品体验、流畅舒适的观览动线,以及声光电融合的展示方式,让工业的硬核属性与背后的软性叙事相互叠加,“唤醒”工业遗存,激发创意活力,满足了现代游客的期待。它让旅游不再局限于欣赏自然风光,而是成为一种探索工业文化、感受时代脉搏的全新方式,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 01

  • 02

  • 03

  • 04

  • A1

  • A2

  • A3

  •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