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2日 第A02版:国内新闻
  • 硬核新技术 经济新赛道 治理新课题

    AI书法机器人现场挥毫泼墨,手指简单触碰就能遥控千里之外的码头集装箱装卸……走进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现场,仿佛置身未来,给人无限遐想,这可触、可感的现实似乎提醒我们:未来已来!

    当前,人工智能大潮汹涌。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产业、创新的格局。人工智能如今的面貌和未来前景是怎样的,让我们到现场一探究竟。

  • 今年以来我国重大水利工程新开工15项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刘诗平)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重庆市藻渡水库主体工程20日顺利开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滇中引水工程、贵州省凤山水库工程等近日也分别取得新进展。同时,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5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取得多项成果

    新华社杭州5月21日电(记者 魏董华)国内外采购商到会超过1.5万名,促成中东欧商品采购意向订单超100亿元,签约外资项目62个……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中国愿与中东欧国家分享机遇的诚意,收获了务实合作的成果。

  •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

    新华社 发(汪江波 摄)

  • 我国加快推进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

    新华社合肥5月21日电(记者 水金辰)5月21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动周聚焦的主题之一。记者从此次活动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数量大幅下降,国有粮库储粮损耗率控制在正常合理水平,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 西洽会看变化:一件展品的“高”“新”之路

    在白色展台附近数十名观众紧张地注视下,一位工作人员将手掌放入装有褐色小型装置的正方形水箱里,手里的有机玻璃因灼烧而变色,但工作人员的手掌却毫发无损,所有观众长舒了一口气。

    展台上演示的是我国原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该设备可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组织焦点处进行治疗,整个手术过程不开刀、不流血、无辐射、治疗路径无创,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 报告显示确保粮食安全需从增产和减损发力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陈冬书 于文静)中国农业科学院21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从粮食产能提升和全产业链减损两端发力,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新时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报告预测,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关键在于种子和耕地,主要依靠玉米和大豆,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提高单产,通过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扩大种植面积。若2035年实现玉米增产570亿斤、大豆增产430亿斤,谷物自给率将增至97.6%。

 
 
  • 01

  • 02

  • 03

  • 04

  • A01

  • A02

  • A03

  • 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