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2年03月29日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村支书第一时间“封村”,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发动党员当好“守门员”,构筑起群防群治的牢固堡垒;“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因势成立,战斗在防疫一线……面对疫情,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全覆盖、零遗漏、无死角”的要求,逐级逐片压实防控责任,确保纵向压到底,横向压到边,点上落到人。第一时间掌握城乡社区人员底数和进出动态,第一时间“一对一”落实风险人员排查管控,第一时间为群众统筹调度生活物品、防疫物资。
潘集区将抗击疫情作为一场大考,将防疫工作网格和基层治理网格合二为一,依托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和资源力量,形成“红色物业”积极参与、驻潘单位党组织力量支援、邻里互助配合的工作局面。发挥各行业各领域尤其是医护人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优势,引导所属行业、系统人才立足岗位本职,发挥专业优势,投身防疫工作。同步做好村(居)民的思想引导和防控知识普及,教育引导群众及时关注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发布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应对、科学防控,筑牢疫情防控的思想防线。截至目前,全区共设立党员先锋岗534个,8633名党员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汇聚起了强大的“红色力量”。
(本报特约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谭 敏 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