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聚焦“种足种满种好”,我市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秋种进度,全力以赴确保粮食安全。
坚持上下靶向发力,我市及时将秋种面积任务细化到乡镇,落实到村组、田块,聚焦油菜、蔬菜“两菜”,运用遥感监测手段进行面积核查2次,确保全市小麦、油菜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325万亩、30万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蔬菜秋冬种面积达到10.24万亩以上,力争实现冬季无闲田。坚持排水散墒为先,我市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通过通渠、抽水、挖沟等多种措施,抢排积水、开沟散墒,并提前做好应急准备,计划投入1200台高畦降渍旋耕施肥播种机,有效解决阴雨天气下土壤湿度高导致稻茬小麦“播不下去”的问题。全市由领导干部带队、技术人员参与的31个包保指导组加大工作组织力度,强力督导秋种任务落实,做到“秋种不结束,工作组不撤回”。组派220名农机农技人员持续深入田间地头,为种粮大户进行实地培训和技术服务,确保播种进度和质量。坚持保障物资供应,全市投入大中型拖拉机1.5万台,大型高性能耕整地、播种施肥、开沟等配套作业机具1.8万台套,日播种作业能力达27万亩,力争小麦机播水平达到95%以上。成立6个指导服务组、49个应急作业队,统筹协调492家农机维修企业、1486名农机维修人员,全力保障农机正常作业。强化6万吨种子、18万吨化肥、517吨农药等农资产销对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全力保障农资供应充足。同时,利用电视、手机短信、村级广播、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方法,开展秋种技术宣传,营造秋种浓烈氛围。通过12379气象平台、“安徽农管家”网络平台,向4425个种粮大户、2370个农业生产托管主体发送各类技术短信。突出“一种就管”,加强“三情”监测,强化播后田间管理,为培育壮苗、安全越冬赢得主动。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