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里话家常 共建共享新家园

版次:A1  2025年10月30日

本报讯 八公山区毕家岗街道新淮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党员融入、共商共议、被动化主动三个方面,将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深植根于最浓郁的“烟火气”中,在家长里短闲聊里、共同解决问题行动中,悄然构筑起一个共建共享的温馨家园。

党员融入群众中,以点带线串爱心。新淮园社区坚决落实党组织领导核心力,将党支部深深扎根在小区、网格,以党员中心户为星火点燃群众热情,让老党员们不再只是会议桌上的参与者,更是社区里的“红管家”、邻居们的“贴心人”。他们在买菜的街头巷尾、遛弯的路边小道、晨练晚舞的分分秒秒、小区角落的午间晒太阳“情报交流会”等等日常生活里,与居民们拉拉家常,自然而然地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张家老人买菜不方便,程家老人眼睛不好,小区里的路灯坏了,电瓶车停放线不明显……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通过党员们的“家常话”被一一收集上来,成为了党支部工作的“风向标”。

“小板凳”议出大和谐,“金点子”点亮新家园。“线上反馈太冰冷,正式开会太拘束,咱们就搬来小板凳,坐下来慢慢聊。”这是新淮园社区“邻里议事会”的真实写照。由党组织牵头,定期邀请居民、物业、业委会、驻区单位代表,围坐一圈,就收集到的问题共商共议。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你一言我一语,思想的火花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八公山新村D14号楼楼前修建非机动车车道,便利群众出行;八公山新村西侧围墙修缮,安全隐患消除;楼前屋后绿植修剪;辖区小微企业临时工招聘……这些问题在一次次“话家常”中被发现、讨论并解决,并逐步形成常态化,每到每月“20”(谐音“爱邻”)日,大家相约合欢树下说出发现的问题,亮出自己的“金点子”。

从“旁观者”到“当家人”,共建共享成风尚。社区通过设立“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在社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文体活动中亮身份、作表率。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当家人”。退休居民童阿姨主动组织开展太极拳晨练,一招一式的教授大家陈氏太极拳、太极扇;视力受损的程大爷和耳力有碍的林大爷搭档组合每日风雨无阻的锻炼身体、遛弯娱乐;孩子们也在寒暑假、节庆活动中争当小志愿者……“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共建共享风尚正蔚然成风。

(本报通讯员 王苗苗

本报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