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市风正劲

张昌涛

版次:01  2025年09月23日

9月20日至23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淮南以一份出色的“制造业成绩单”,展示了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亮眼成效。从产业集群的崛起到科技创新的突破,从数字赋能到开放合作,淮南正以务实举措重塑工业竞争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集群朝着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成为推动淮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整车制造、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集聚成链;煤机装备、应急制造等传统优势领域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活力;七大新兴产业的统筹布局,更体现出淮南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规划。两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获批,不仅是区域产业协同的成果,更是淮南制造业“补链、强链、延链”的生动实践。

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唐兴科技的“福水号”隧道掘进装备(TBM)、凯盛重工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多家企业获得省级新产品认证……这些成果标志着淮南正由“制造”向“智造”迈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已成为常态,反映出区域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投入持续高速增长,进一步彰显了淮南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淮南的实践路径清晰而务实:以5G工厂建设为突破口,围绕行业实际需求,通过典型场景应用推动整体转型。全市已有20家国家5G工厂,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充分体现了淮南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先发优势。在数据要素应用、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多项突破,表明数字化转型正由点及面全面深化,为产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开放合作为淮南制造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与机遇。世界制造业大会是淮南向全球展示产业形象、对接优质资源的重要平台。从邀商洽谈到展品遴选,从项目签约到产业链对接,淮南的筹备工作体现出高度的精准性和开放性。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够引进外部资本与技术,更推动本地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形成“以内促外、以外强内”的良性发展格局。

淮南制造业的进阶之路,立足于产业基础,聚焦企业需求,稳步推进转型。其成效不仅体现在数据增长上,更在于创新能力的积累、产业生态的优化和开放格局的构建。面对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塑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淮南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区域协同,让制造业真正成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