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大地迎来白露。淮河的白露,诗意丰盈,像曹植笔下温婉的宓妃,心若莲花,眼波流丽,得众神赞叹,飘逸若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白色,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蕴日月之精华,感天地之恩惠,是清白美好而丰盈明亮的诗意节气。
白露最有诗意。一年节气中,淮河人偏爱白露。在大自然中,白露的到来,是时光的流转。秋天的脚步走进仲秋,这是天地的交响。乾坤白露生,淮河诗意浓。夜晚水汽遇冷凝结成珠,依附于花草树木的叶片之上,晶莹剔透,若珍珠般璀璨。白露到来,暑气消散,秋气清爽,丹桂飘香,美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此时树叶泛黄,果实成熟,山林尽染,枫叶似火。大地金黄与玉露明珠相映成辉,呈现出动人温馨的美丽图景。白露,古今诗人颇多吟哦,尽情抒发万千情思。《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掩映,伊人轻舞。大片的芦苇,在秋水长天里随风摇曳,清晨的露珠晶莹洁白如同秋霜一般。一袭宛若在水中央的倩影,从《诗经》中娉婷轻灵走来。古人以温婉之笔刻画出白露的盈盈清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到来,看天上明月,还是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诗圣杜甫见证大唐兴衰,亲历战事惨烈、音信不通的岁月,思乡之情牵系万里,勾起他无尽的忧患与思念。抒发白露情思的诗篇,不仅是古代墨客们的眷恋,也是淮河大地诗人们的追求。以白露为题创作的美篇佳作,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白露,纯净无痕,一尘不染,满负着上天对淮河大地的情意,满身诗情,夜半洒落于淮河岸边蒹葭苍苍处。露珠点点,滴滴含情,折射出彩云流霞,闪烁出诗意光芒,在淮河劳动者的眼眸中闪耀,凝结于淮河儿女的心房。清澈的白露,赠予淮河大地成熟与睿智,赋予淮河儿女绵绵诗情,书写淮河大地浓浓的情思与蜜意,更为淮河大地添景增辉。
白露是秋天的信使。白露之名源于天象,是仲秋的信号。她像夜空中明亮的星儿,若秋天的闪亮眼睛,圆润晶莹纯净,点缀闪耀在绿意渐褪的淮河大地上。白露这一信使遍告所有生命:大雁南飞、树叶变色、玉露凝结,稻田金黄、枫叶火红,天滋养、地奉粮。秋的韵味浓烈、魅力绵长。天地的诗意与宁静,让淮河儿女倍感季节的浪漫与深邃。白露,以“白”形容露,唯美至极、美好至极,白露与秋天似鱼水相依,紧密相连、契合无间。清晨的朝阳遍洒草叶间,玉露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如温婉的天仙,迈着轻盈舞步,携金风轻拂淮河大地。露珠袅娜地在叶片上轻轻滚动,若仙姿玉质的精灵,为秋天增添唯美灵动的诗章。白露至,天转凉。淮河的白露,让淮河儿女倍感岁月静好。看蓝天白云间,大雁、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自然界中的百鸟与万千小动物,纷纷贮粮存食以备过冬。秋已至,冬不远,仓廪充足,寒冬可度。
白露韵律,极精妙,富美感。淮河大地白露时节,鸟鸣、风声与流水,融成清柔韵律的交响乐。清晨,天色朦胧,鸟儿们竞相放歌,叽叽喳喳、喳喳啾啾,或清脆婉转,或沙哑粗犷,此起彼伏,融成浑厚悠远的晨曲,这优美乐章唤醒了淮河大地。八公山森林中的麻雀、喜鹊、百灵鸟,它们的歌声交织相融,热烈奔放,激越幽远。群鸟的热闹鸣叫,融成八公山座座山林充满生机的大合唱。白露时节,天地织锦,金风奏响,穿树林、飞田野、越山川,茂林修竹、桂香篱菊、树木草丛无不相迎,发出沙沙、簌簌的声响,如同轻柔而温馨的旋律,不绝如缕而余音绕梁。微风轻拂人们的脸颊,如母亲温柔的手指慈爱地抚摸。白露时节,淮河、淝河,及八公山下的条条溪流,那流水潺潺淙淙声,宛若清粼粼的流水与白生生的石头的亲切密谈;那软绵绵的水草不甘寂寞,攀附而来、碰撞摩擦,弹出古琴般叮咚铮铮的声响,既清脆又悦耳。大自然的琴弦被轻轻拨动,发出柔美而生动的绝响,极精妙、富美感,这是白露明快的音符,这是白露柔媚的神韵。白露韵律,为淮河大地增添了无与伦比的精妙审美感。
白露时节,秋意浓,农事忙。这时的气温较低,淮河田间的稻谷金黄,玉米饱满,谷子、大豆等秋收作物渐渐成熟,农民们抓紧时间准备收割,以确保颗粒归仓。同时,也在准备播种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农民在秋收的同时,还要完成土地翻耕、施肥、整地等工作,为秋种做好准备。在准备秋收、秋种中,秋管不可忽视。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蔗、红薯等,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促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棉花需要采摘,蔬菜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天气转凉,一些地方会有秋雨或低温天气,这对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有影响。淮河农民极为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以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应有损失。淮河儿女以勤劳的双手,描绘着淮河大地秋天的画卷,期盼收获秋天的丰硕果实。
盛世白露,淮水璀璨;露凝八公,气脉焕彩。淮河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迈着追逐梦想的脚步,与白露这一美神同歌共舞。在白露这一美好的季节里,感恩上天对淮河儿女的眷顾,感恩大自然慷慨无私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