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讯 9月10日,记者从肥西县住建局了解到,该县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政府“送餐”到居民“点单”的转变,确保改造工作顺民心、合民意、见实效。
位于上派镇的肥西大市场为开放式社区,因年代久远,存在道路老旧、外墙污浊、公共设施破损缺失等问题。
肥西县改变过去“政府干、群众看”的模式,将民意征询作为项目启动的“第一道工序”。
线下通过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网格员、楼栋长、老党员等成立“民意走访小组”,面对面收集居民最急切、最关心的改造诉求;线上充分利用“智慧肥西”平台、小区业主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等,发布改造意向调查问卷,扩大征询覆盖面。
前期梳理居民的生活“痛点”,通过“线上+线下”形式,项目累计收回线下民意调查表133份、线上民意调查反馈169份。
肥西县创新推出“老旧小区改造菜单”,将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菜单”,每个菜单下细分如“雨污分流”“屋面防水”等“菜品”。
居民像“点单”一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勾选,使民意征集更加直观、具体,为科学制定“一小区一策”改造方案提供了精准依据。
经过协商共议、方案优化等,肥西大市场针对性开展外立面翻新、道路整修停车场扩建、消防设施安装等改造内容,以“共建思维”破解改造难题。
面对老旧小区改造施工中场地狭小、管线复杂、入户施工等诸多疑难杂症,项目团队摒弃大拆大建传统模式,采用“网格化管理+分区分段”施工,通过“每日进度例会+居民沟通会”,尽可能减少改造施工过程给周围人居生活带来的影响。
改造效果好不好,居民满意度是唯一标尺。
肥西县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后,组织居民代表与相关部门一同参与竣工验收,居民现场“挑刺”,验收组现场回应,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过硬。
同时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置“改造回音壁”,对所有居民在征询阶段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类,并逐一反馈采纳情况。对未采纳的意见说明原因,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充分尊重每一位居民的发言权。
如今,走进肥西大市场,这里的农贸市场及相连的老旧居民楼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已完成从“脏乱差”到“洁序美”的华丽蜕变。 (记者 余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