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创新赋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杨道文

版次:03  2025年09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这为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从筑牢产业根基、激发创新活力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旅游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新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传承、维护社会和谐以及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这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高度概括,特别是在“两山”理论提出之后,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利用资源与保护资源并重,注重内在品质,旅游业全面升级,把旅游业放在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加以认识,极大提升了旅游业的产业定位。

当前,旅游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休闲出行,其背后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首先,从经济视角看,旅游产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领域,犹如一台强大的引擎,有力地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其次,从社会层面看,旅游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在旅途中领略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感受多元的民俗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内心得到充实和满足。同时,旅游有助于促进社会交流与融合,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们因旅游相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第三,从文化方面看,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重要桥梁。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遍布大江南北。通过旅游,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例如近年来的淮南,以武王墩墓的科学考古新发现和电视剧《六姊妹》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从而掀起了淮南旅游热的现象。

筑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产业根基坚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是筑牢产业根基的首要任务。无论是连接城市与景区的高速公路、铁路,还是景区内部的道路、步道,其质量和通行能力都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从高端豪华酒店到特色民宿,要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此外,景区内的标识系统、卫生设施、游客服务中心等,也都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完善程度,体现着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是产业根基的核心支撑。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如山川、森林、湖泊等,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同样如此,历史建筑、文物古迹、民俗技艺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必须加强保护和传承。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还原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其造成破坏。通过合理地开发利用,让人文旅游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

强大的旅游市场主体,是产业根基的重要保障。旅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企业集团,能够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鼓励中小旅游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专注于细分市场,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丰富旅游市场供给。同时,旅游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淮南市最近开发的春申里文旅街区、寿县二十四节气馆、八公山夜游、焦岗湖温泉+冰雪等一批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项目投入运营,就是丰富旅游市场供给的生动实践。

激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在旅游产品、服务模式、营销手段等多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游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出的红色旅游产品,将革命历史文化和旅游体验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沉浸式的红色主题场景、开发互动性强的红色教育课程等方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深刻感悟革命精神,深受市场欢迎。乡村旅游也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农家乐,还涌现出了乡村民宿集群、乡村文创基地、农事体验乐园等多种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体验。

创新服务模式,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能够显著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的兴起,让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 便捷地获取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实现线上预订门票、酒店,查询景区实时客流情况等功能。景区内的智能导览系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游客提供精准的导航和个性化的讲解服务,让游客仿佛拥有了一位贴身导游。一些旅游企业还推出了“管家式”服务,从游客出发前的行程规划,到旅途中的各项服务安排,再到返程后的回访,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贴心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淮南在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过程中,也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创新营销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全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阵地。各地旅游部门和企业纷纷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账号等,发布精美的旅游图片、视频,讲述旅游目的地的故事,吸引用户关注和互动。一些旅游目的地通过举办具有特色的文旅活动,如音乐节、美食节、民俗文化节等,并借助网络直播、话题营销等方式,将活动影响力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例如,淮南成功争取202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年度冠军总决赛落户,通过组织历届世界旅游小姐游淮南等赛事活动,把淮南的山水风光与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国际化的方式呈现,助力旅游业提质升级。

当前,我国旅游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淮南旅游业经过持久的内涵建设,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寿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貌提升整改项目,武王墩遗址公园的开工建设,八公山、焦岗湖文旅一体化包装等举措收效明显,九龙岗时光小镇、田家庵淮河老街1952文化街区的文化主题旅游自发性集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内强素质、外强形象是淮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的旅游业五项使命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持续筑牢产业根基,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旅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