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锚定“1+1+N”主攻方向,组建“大兵团”,建强“大阵地”,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延链强链,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

淮畔良品 集群成势

本报记者 苏 强

版次:01  2025年09月12日

编制绿色食品产业链图谱,制作产业招商专题片,以延长淮南牛肉汤、豆制品、品质粮食等重点产业深加工链条为重点,加大招引力度,先后推动丹东传芳、国海创联、华莱仕食品、冰鹏冷链、中农吉牧等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65个,投资总金额74.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17.6%,绿色食品重点产业规模效应不断增强,全市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581个,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锚定新目标,政策科研双轮驱动

我市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锚定“1+1+N”(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制品+糯米、籼米、乳品等其他优质农产品)主攻方向,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升级、品牌打造等一系举措,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呈现基础不断夯实、“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发展质量向好的良好态势。

为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组建大兵团,高规格强力推进,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组工作专班,建立《淮南市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机制》,强化专班推进、调度会商、督导调研,压实部门责任。重点对接京津冀、长三角优质头部企业45家,形成了以上率下、专班跟进,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

制定了《淮南市支持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已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82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41家,占比14.5%。在凝聚科研合力上,我市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构建“龙头+集群”产业生态,推动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加速积聚。

围绕新质生产力部署创新链,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建淮南乡村特色产业研究院、大豆产业研究中心,聚焦产业链条短、货架期短、自动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共性问题与急需解决的产业瓶颈问题,开展科学技术和产品研发;与省农科院、安农大、合工大等共同组建淮南牛肉汤产业链科技特派团,打造省级“牛肉汤深加工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14%。

建设大集群,延链强链增强内生动能

我市建强大阵地,集聚内生动能。推进园区建设,投资36.1亿元,建成寿县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八公山区绿色产业发展园、毛集实验区绿色食品产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72.6万平方米,已入园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投资6.9亿元建设的淮南牛肉汤产业园6.5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快推进,已签约入驻企业2家。搭建推介平台,先后举办乡村振兴秋分节气发布会、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新农人下午茶——淮南牛肉汤专场和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为绿色食品产业搭建高规格推介平台。开拓优质市场,把“淮畔良品”进沪入肥作为推动“淮品共享”“淮品出淮”的突破口,聚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闵行·淮南农产品供应链基地开业运营,淮南·闵行商贸产销对接会、淮南特产进合肥展示会和“淮畔良品”入沪发布会成功举办。

我市建设大集群,推进链式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坚持把淮南牛肉汤产业摆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首位,制定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13”条支持政策,着力构建“全产业链+中央厨房+品牌门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今年上半年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达195.2亿元、同比增长21%。突出主攻重点,整合涉农资金,助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多种粮种好粮、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产业奖补等方面,支持园区建设,助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2025年度财政衔接资金已纳入实施计划产业项目122个,共计5.04亿元,支持各类小微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地以及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引导资源向绿色食品产业汇聚。突出延链强链,围绕构建“基础稳固、环节完备、品牌响亮、效益显著”的现代化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体系,聚焦种养殖、产供销,建设一批种养殖基地,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4个。培育招引一批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全链条优化升级,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整体竞争力。

构建共同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引入“链主制”,构建“七大产业”共同体。分类建立“七个产业链”,市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担任各链链长,把重点县区、优势产区、规模种养殖主体、龙头企业力量立体链式整合,形成一揽子行动方案,围绕“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拧紧“利益链”,推动全产业链普惠共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促进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淮畔良品”提升工程,推动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以上、10%以上。

走出“国际范”,面向海外“上新”开放平台。充分用好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冬季交易会等优质平台,组织企业、商协会深入对接,展示淮南农业影响、形成淮南招商品牌,寻找对外合作商机。

我市将一以贯之抓招商、抓项目、抓企业、抓产业,加快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力争全年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00亿元,增长10%以上。